肾小球肾炎会引发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蛋白尿、水肿、高血压,严重时甚至引发
肾衰竭、
尿毒症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应及早干预与治疗。以下从不同层面分析其危害及应对方法。
1、急性期病变
肾小球肾炎在急性期会导致肾过滤功能异常,造成蛋白尿和血尿的出现。这不仅会让患者出现尿液颜色改变,还会因蛋白质的大量流失出现身体浮肿,尤其是面部、四肢和腹部位。建议患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以帮助控制炎症,同时严格限制盐分摄入,避免加重水肿。
2、慢性肾功能损害
若肾小球肾炎未能及早控制,可能进展为慢性肾功能不全。肾功能下降会导致代谢废物滞留于体内,患者可能出现疲劳、食欲不振、恶心、皮肤瘙痒等症状。对于慢性疾病的管理,推荐患者定期复查肾功能指标如肌酐和尿素氮,并根据医生建议使用护肾药物,如雷公藤总苷;饮食上降低蛋白质和磷含量的摄入,控制病情发展。
3、引发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
肾小球功能异常会引起体液和钠潴留,从而导致血压升高。长期未控制的高血压又会损伤心血管系统,增加心脏病和中风风险。需遵医嘱服用降压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加强血压管理,同时合理运动,如进行每周至少5次中等强度的散步以保持血管健康。
4、肾衰竭和尿毒症的风险
严重的肾小球肾炎可能导致不可逆的肾功能损伤,进一步发展为肾衰竭或尿毒症。此时需要通过透析或肾移植来维持生命。对于晚期患者,每周需进行至少3次血液透析,时间约为4小时每次,同时进行充分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正视治疗。
5、其他系统性危害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免疫异常,导致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全身性危害,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建议患者积极配合医生进行综合治疗,加强免疫功能,可适当补充如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菠菜,但需遵守饮食限制。
肾小球肾炎危害的范围广泛,且病情复杂,早期发现和及时治疗十分重要。若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就医明确诊断,并严格遵循医嘱进行疗养和用药,同时在生活中注意饮食控制、血压管理和定期复查,以防止疾病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