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诊断可通过超声检查、磁共振成像、临床症状评估、病史采集及实验室检查五种方法综合判断。
1、超声检查:
经阴道或腹部超声是诊断前置胎盘的首选方法,能清晰显示胎盘位置与宫颈内口关系。妊娠18-24周进行初步筛查,32周后复查确认胎盘位置变化。超声分型包括完全性、部分性和边缘性前置胎盘,准确率可达95%以上。
2、磁共振成像:
对于超声诊断困难或疑似胎盘植入者,磁共振成像能多平面显示胎盘与子宫肌层关系。软组织分辨率高,可评估胎盘浸润深度,对凶险型前置胎盘诊断价值显著。但费用较高且需排除早期妊娠禁忌。
3、症状评估:
典型表现为妊娠中晚期无痛性阴道流血,出血量与胎盘剥离面积相关。需鉴别宫颈病变、早产等其他出血原因。突发大量出血可能伴休克症状,属于产科急症需立即处理。
4、病史采集:
重点询问既往剖宫产史、宫腔操作史、多胎妊娠等高危因素。年龄大于35岁、吸烟、辅助生殖技术受孕者发生率增高。病史结合影像学可提高诊断准确性。
5、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监测贫血程度,凝血功能评估出血风险,血型鉴定备血。孕酮、β-hCG等激素检测辅助判断胎盘功能。合并感染时需进行炎症指标检测。
确诊前置胎盘后应避免剧烈运动和性生活,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高。建议左侧卧位改善胎盘血流,增加富含铁和蛋白质的食物预防贫血。定期产检监测胎儿发育,出现阴道流血立即平卧并急诊就医。根据胎盘类型和孕周制定个体化分娩方案,中央型前置胎盘需提前住院待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