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6-7节突出主要影响上肢神经根和脊髓功能,典型症状包括颈部疼痛、肩臂放射痛、手指麻木及肌力下降。发病机制涉及椎间盘退变、外伤、长期劳损、姿势不良及先天性椎管狭窄等因素。
1、神经根受压:
颈椎6-7节突出易压迫颈7神经根,表现为肩胛区疼痛并向手臂外侧放射,可延伸至中指。患者常出现肱三头肌肌力减弱、前臂旋后困难,体检可见肱三头肌反射减弱或消失。早期可通过颈椎牵引缓解压迫,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扩大术。
2、脊髓功能障碍:
中央型突出可能压迫脊髓,导致下肢肌张力增高、步态不稳等锥体束征。部分患者出现精细动作障碍,如扣纽扣困难、写字变形。磁共振检查可明确脊髓受压程度,轻度者采用颈托固定,重度需行椎板切除减压术。
3、血管受累:
突出物刺激椎动脉周围交感神经丛,可能引发眩晕、头痛等后循环缺血症状。转头时症状加重是特征性表现,血管超声检查有助于评估血流动力学改变。急性期需卧床制动,配合改善微循环治疗。
4、局部炎症反应:
髓核物质泄漏会引发化学性神经根炎,表现为持续性灼痛伴皮肤感觉过敏。炎症因子刺激可导致夜间痛醒,非甾体抗炎药能有效缓解症状。物理治疗如超短波可促进炎症吸收。
5、肌肉代偿失衡:
长期疼痛引发斜方肌、肩胛提肌保护性痉挛,形成颈肩部僵硬结节。触诊可发现明显压痛点,热敷配合肌肉松弛剂能改善局部循环。康复训练应重点加强颈深屈肌群力量。
日常需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低头超过30分钟,睡眠时选择高度适中的颈椎枕。建议进行游泳、羽毛球等仰头运动,每周3次每次30分钟。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B族和钙质,避免突然转头动作。出现持物坠落、行走踩棉感等脊髓压迫症状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