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可通过彻底清创、抗生素治疗、假体取出、二期翻修手术、感染控制等方式治疗。术后感染通常由术中污染、术后伤口护理不当、患者免疫力低下、假体材料排斥反应、血源性感染等原因引起。
1、彻底清创:
手术清除感染坏死组织是控制感染的基础措施。医生会在麻醉下彻底清除关节周围炎性肉芽组织和脓液,必要时进行关节腔灌洗。清创后需留置引流管,持续监测引流液性状。
2、抗生素治疗:
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常用药物包括万古霉素、头孢曲松、利奈唑胺等。静脉给药需持续4-6周,严重感染需延长至8周。治疗期间需定期检测肝肾功能。
3、假体取出:
对于深部感染或抗生素治疗无效者,需手术取出原有假体。取出后放置抗生素骨水泥占位器维持关节间隙,同时局部释放高浓度抗生素。占位器需留置6-8周确保感染完全控制。
4、二期翻修手术:
感染控制后3-6个月可进行二期翻修。手术植入新的关节假体,优先选择含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型假体。翻修术前需复查炎症指标,确保C反应蛋白和血沉恢复正常水平。
5、感染控制:
围手术期需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保持伤口干燥清洁。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在8mmol/L以下,肥胖患者需减轻体重。避免皮肤破损和其他部位感染灶导致血行播散。
术后康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每日保证1.2-1.5克/公斤体重的优质蛋白质摄入,优先选择鱼类、蛋清、瘦肉等易消化吸收的蛋白质来源。补充维生素C和锌元素促进伤口愈合,适量食用猕猴桃、牡蛎等食物。康复训练需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初期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6周后逐步增加主动训练强度。保持每日30分钟低冲击有氧运动如游泳、骑自行车,避免跑跳等剧烈运动。定期复查血常规和炎症指标,术后第一年每3个月复查一次关节X线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