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耳膜被棉签捅破可通过局部消毒、预防感染、避免进水、定期复查、必要时手术修补等方式处理。耳膜穿孔通常由外力损伤、感染、气压骤变、异物刺激、炎症反应等原因引起。
1、局部消毒:
耳膜穿孔后需立即停止使用棉签等物品掏耳。可用无菌棉球轻轻覆盖外耳道口,避免细菌侵入。切勿自行向耳内滴药或冲洗,防止继发感染加重损伤。就医后医生可能使用硼酸酒精等消毒液清洁外耳道。
2、预防感染:
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药物包括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头孢克洛等。需遵医嘱全程用药,避免游泳、洗头时进水。感染可能导致穿孔扩大或引发中耳炎,表现为耳痛加剧、流脓等症状。
3、避免进水:
洗澡时可使用防水耳塞或涂抹凡士林的棉球封闭外耳道。保持耳部干燥能降低感染风险,促进穿孔自然愈合。避免乘坐飞机或潜水等可能引起气压变化的活劢,防止气压伤加重损伤。
4、定期复查:
需每2-4周进行耳内镜检查,观察穿孔愈合情况。约80%的外伤性小穿孔可在1-3个月内自愈。复查时医生会评估听力变化,较大穿孔可能伴随传导性耳聋,需进行纯音测听检查。
5、手术修补:
若穿孔超过3个月未愈或直径大于3毫米,可能需行鼓膜成形术或鼓室成形术。手术通常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取自体筋膜或软骨膜修补穿孔。术后需保持术耳干燥,避免擤鼻等增加耳压的行为。
日常需培养儿童正确的耳朵清洁习惯,避免将任何物体插入耳道。耳垢具有自洁功能,过度清理反而易造成损伤。若出现耳痛、耳鸣、听力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诊。恢复期间建议保持充足睡眠,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蛋白质促进组织修复,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耳部充血。饮食宜清淡,减少辛辣刺激食物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