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损伤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局部封闭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该损伤通常由急性外伤、慢性劳损、肌腱退变、肩关节结构异常或运动姿势不当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肩部活动,避免提重物或过度外展动作,必要时使用三角巾悬吊患肢2-3周。慢性损伤患者应调整日常行为模式,减少重复性抬臂动作,睡眠时避免患侧受压。制动期间可配合冰敷缓解肿胀,每次15-20分钟,间隔2小时重复。
2、物理治疗:
炎症缓解后采用超声波促进肌腱修复,选择冲击波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配合低频电刺激维持肌肉张力。康复阶段进行钟摆训练、弹力带内旋外旋练习,逐步恢复关节活动度,治疗周期通常为4-6周。
3、药物治疗:
急性疼痛期可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严重肿胀时口服迈之灵片改善微循环。外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局部镇痛,禁止自行注射药物或超量使用激素类制剂。
4、局部封闭治疗:
对于顽固性疼痛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射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每年不超过3次。需排除感染风险,注射后48小时内禁止热敷,糖尿病患者慎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
5、手术治疗:
肌腱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者需行关节镜下肌腱固定术,选择界面螺钉或缝合锚钉重建止点。术后佩戴外展支具6周,逐步开展被动-主动-抗阻训练序列,重返运动需经专业评估。
日常应保持蛋白质摄入促进肌腱修复,每日补充维生素C增强胶原合成,控制精制糖摄入减轻炎症反应。康复期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冲击运动,避免突然发力动作。建议使用护肩保暖,睡眠时在患侧手臂下垫枕保持轻度前屈位,定期复查超声评估肌腱愈合情况。长期伏案工作者需调整显示器高度至视线水平,每30分钟做肩胛后缩训练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