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肌瘤可能引发月经异常、压迫症状、生育障碍、贫血及恶变风险等危害。具体表现为经量增多、盆腔压迫感、不孕或流产、慢性失血性贫血,极少数存在肉瘤样变可能。
1、月经异常:
子宫肌瘤可能导致子宫内膜面积增大或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常见症状为月经周期缩短、经期延长、经量增多,严重者可出现大量血块甚至崩漏。长期经量过多易引发继发性贫血,需通过超声检查评估肌瘤位置与子宫内膜关系。
2、压迫症状:
增大的肌瘤可能压迫膀胱引起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导致便秘或里急后重,压迫输尿管可引发肾积水。特殊位置的阔韧带肌瘤可能压迫髂血管引发行走困难,需通过盆腔核磁共振明确压迫程度。
3、生育障碍:
黏膜下肌瘤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妊娠合并肌瘤可能增加流产、胎位异常风险。肌瘤占据宫腔50%以上时建议先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术后需避孕12-24个月待子宫切口愈合。
4、慢性贫血:
长期经量过多可导致血红蛋白进行性下降,表现为乏力、心悸、面色苍白。当血红蛋白低于70克/升时需输血治疗,同时应补充铁剂、叶酸等造血原料,并监测铁蛋白水平预防缺铁性贫血复发。
5、恶变风险:
子宫肌瘤恶变为肉瘤的概率低于0.5%,但短期内迅速增大如绝经后肌瘤增长或伴有异常阴道流血需警惕。增强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血流丰富、边界不清时,应行手术切除并送病理检查。
建议患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监测肌瘤变化,避免摄入含雌激素的保健品。适量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选择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出现严重腹痛、异常出血或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绝经后女性需特别关注肌瘤是否缩小,未缩小者建议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