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膝内侧半月板后角损伤的严重程度需结合损伤类型和症状判断,多数情况下通过保守治疗可缓解,严重撕裂可能需手术干预。
1、损伤分级:
半月板损伤按磁共振表现分为三级。一级为信号增高但无撕裂,二级为线性高信号未达关节面,三级为高信号贯通关节面的全层撕裂。后角损伤若为三级且伴随交锁、卡压症状,提示结构稳定性受损,需考虑关节镜修复。
2、症状表现:
轻度损伤表现为蹲起或旋转时隐痛,中度损伤伴随行走不稳感,重度损伤可出现关节交锁、突然打软腿。后角损伤易引发膝后内侧压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小腿后侧。
3、功能影响:
后角损伤会削弱半月板的缓冲和稳定功能,长期未治疗可能加速软骨磨损。但损伤区域血供差异显著,红区损伤自愈率可达70%,白区损伤则需手术修整。
4、治疗选择:
急性期采用RICE原则休息、冰敷、加压包扎、抬高患肢,慢性期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关节镜下半月板缝合术适用于年轻患者的放射状撕裂,部分切除术多用于退变性损伤。
5、康复预后:
保守治疗患者需避免深蹲、盘腿等动作3个月,术后患者6周内需佩戴支具。无论是否手术,本体感觉训练和髋膝踝协调性练习都是功能恢复的关键。
建议控制体重以减轻膝关节负荷,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有助于维持肌力。日常注意避免突然扭转动作,上下楼梯时采用健侧先上的步态。若出现关节肿胀发热或夜间静息痛,需及时复查排除并发滑膜炎可能。膳食中可增加富含胶原蛋白的食物,如牛筋汤、银耳等,但需注意控制嘌呤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