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道狭窄手术后复查项目主要包括尿流率测定、尿道造影、膀胱镜检查、尿液常规检查和尿道超声检查。
1、尿流率测定:
尿流率测定是评估排尿功能的重要指标,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尿液排出的体积,判断尿道通畅程度。术后尿流率改善提示手术效果良好,若数值持续偏低可能需进一步干预。
2、尿道造影:
尿道造影可直观显示尿道形态结构,通过造影剂充盈观察狭窄段长度和位置。该检查能发现早期复发狭窄,对制定后续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3、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检查可直接观察尿道内腔情况,准确判断吻合口愈合状态。检查过程中可同时进行组织活检或简单治疗,但属于侵入性操作需严格掌握适应症。
4、尿液常规检查:
尿液常规检查监测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可及时发现尿路感染或出血等并发症。术后早期应定期复查,异常结果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5、尿道超声检查:
尿道超声通过高频探头评估尿道周围组织状态,无创检测瘢痕增生情况。对于儿童或造影剂过敏患者可作为替代检查手段,但分辨率略低于造影检查。
术后恢复期应保持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可进行盆底肌训练改善排尿控制能力,但三个月内禁止骑自行车等会阴部受压运动。定期复查期间如出现排尿疼痛、尿线变细等症状需及时就诊,术后第一年建议每三个月完成全套复查项目,之后根据恢复情况调整随访频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