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PV16和18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母婴传播或间接接触感染。感染途径主要有皮肤黏膜直接接触、共用物品接触、医源性感染、母婴垂直传播、自体接种传播五种。
1、皮肤黏膜直接接触:
性行为是HPV16/18最主要的传播方式,病毒通过生殖器、肛门等部位的黏膜微小破损进入人体。无保护性交感染风险最高,口交也可能导致口腔感染。病毒可在性行为后潜伏数月甚至数年才出现症状。
2、共用物品接触: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浴巾、内衣、坐便器等可能造成间接传播,但概率较低。病毒在体外存活时间较短,需满足破损皮肤接触新鲜分泌物等严格条件。游泳池、桑拿房等公共场所传播案例罕见。
3、医源性感染:
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可能导致交叉感染,多见于妇科检查器械、内窥镜等。正规医疗机构严格执行消毒规范后风险极低。牙科器械若消毒不合格也可能造成口腔HPV传播。
4、母婴垂直传播:
感染孕妇分娩时可能经产道传染给新生儿,引起婴幼儿喉乳头状瘤。剖宫产可降低风险但无法完全避免,因宫内感染和产后密切接触也可传播。母乳喂养传播尚无明确证据。
5、自体接种传播:
感染者可能通过手部接触病灶后将病毒带到身体其他部位,如从生殖器区传播至眼睛或口腔。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可有效阻断这种传播途径。
预防HPV16/18感染需采取综合措施:性行为中使用避孕套可降低70%感染风险但仍存在暴露可能;避免共用贴身物品并做好消毒处理;选择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妇科检查;适龄女性接种HPV疫苗能有效预防相关型别感染;保持规律作息和均衡饮食有助于维持免疫力。出现可疑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感染者需定期随访监测病毒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