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治疗后吐血可能与药物副作用、病灶活动性出血、合并其他肺部病变、血管损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具体原因采取止血治疗。
1.药物副作用抗结核药物如利福平、异烟肼可能导致凝血功能异常或胃肠道黏膜损伤。可遵医嘱使用维生素K1注射液、凝血酶冻干粉或云南白药胶囊辅助止血,同时监测肝功能。
2.病灶活动性出血结核病灶侵蚀肺血管引发咯血,常伴有低热、盗汗。需紧急使用垂体后叶素注射液、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止血,严重时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3.合并肺部病变肺结核合并支气管扩张或肺癌时易出血,伴随胸痛、消瘦。需通过CT明确病因,使用注射用尖吻蝮蛇血凝酶联合卡络磺钠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出血。
4.血管损伤空洞型肺结核易造成肺动脉假性动脉瘤破裂,突发大量鲜红色咯血。需急诊介入栓塞治疗,术前可使用注射用白眉蛇毒血凝酶临时止血。
治疗期间保持绝对卧床,避免剧烈咳嗽,饮食选择温凉流质食物,所有止血药物均需在医生严格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