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主要与胰腺功能受损有关。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不足或机体对胰岛素利用障碍,导致血糖调节异常。糖尿病发病机制涉及胰岛功能减退、胰岛素抵抗、遗传因素、环境诱因及自身免疫损伤等多重因素。
1、胰岛β细胞损伤:
胰腺内胰岛β细胞是分泌胰岛素的唯一来源。1型糖尿病中,自身免疫反应会选择性破坏β细胞;2型糖尿病早期虽存在β细胞代偿性增生,但随病程进展会出现β细胞凋亡。β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缺陷直接导致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
2、胰岛素抵抗:
肌肉、脂肪等外周组织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需要更多胰岛素才能维持血糖稳定。这种抵抗现象会加重β细胞负担,长期可导致β细胞衰竭。胰岛素抵抗与肥胖、炎症因子释放、游离脂肪酸增多等密切相关。
3、遗传易感性:
特定基因变异如TCF7L2、KCNJ11等可影响β细胞发育或胰岛素分泌功能。家族聚集现象显示,1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多与HLA区域相关,2型糖尿病则涉及多个基因位点的共同作用。
4、环境因素触发:
病毒感染如柯萨奇病毒、化学毒物可能诱发1型糖尿病自身免疫反应。高热量饮食、缺乏运动、妊娠等则是2型糖尿病的重要诱因,这些因素通过氧化应激、内质网应激等途径加速β细胞损伤。
5、胰高血糖素异常:
胰腺α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在糖尿病患者中常不受抑制,与胰岛素失衡共同导致肝糖输出增加。近年研究发现,胰岛内α细胞与β细胞比例失调也是糖尿病进展的关键环节。
糖尿病患者需重视胰腺保护,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荞麦,每日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避免暴饮暴食加重胰腺负担。定期监测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早期发现β细胞功能衰退迹象。合并胰腺炎或胰腺手术史者更应加强血糖筛查,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