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厚度检查的最佳时间通常在月经周期第5-7天或排卵期前后。具体时间选择需结合检查目的、月经规律性、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综合判断。
1、月经干净后:
月经周期第5-7天月经基本结束是基础内膜检查的常规时间。此时子宫内膜处于增殖早期,厚度较薄约2-4毫米,能排除激素干扰评估真实状态,适合不孕症初筛或宫腔粘连评估。
2、排卵期前后:
排卵期月经第12-14天内膜受雌激素影响达到8-12毫米,此时检查能观察内膜对激素的反应性,常用于试管婴儿前的内膜准备评估或黄体功能不全诊断。
3、黄体期中期:
月经第21天左右排卵后7天可判断分泌期转化是否正常。内膜厚度应维持10-14毫米伴三线征消失,过薄可能提示黄体功能不足,影响着床。
4、激素替代周期:
人工周期患者需根据用药方案调整,通常在雌激素用药10-14天后检查。冻胚移植前要求内膜达7毫米以上,需动态监测至达标。
5、异常出血时:
非经期出血需立即检查,排除内膜息肉、黏膜下肌瘤等病变。绝经后妇女任何时间发现内膜>4毫米均需进一步评估。
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用药,穿着宽松衣物便于经腹超声检查。日常可适量食用豆制品、坚果等植物雌激素食物,但不可替代医疗评估。长期内膜薄者需排查多囊卵巢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基础疾病,建议每周3次有氧运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复查周期应根据主治医生建议个体化安排,切忌自行频繁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