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性乳腺癌-卵巢癌综合征主要由BRCA1/2基因突变引起,其他因素包括TP53基因突变、PTEN基因异常、RAD51C/D基因缺陷以及家族遗传史。
1、BRCA1/2突变:
BRCA1和BRCA2基因是重要的抑癌基因,负责修复DNA双链断裂。当这两个基因发生致病性突变时,会导致同源重组修复功能缺陷,使细胞基因组不稳定性增加。携带BRCA1突变者终生患乳腺癌风险达72%,卵巢癌风险44%;BRCA2突变携带者乳腺癌风险69%,卵巢癌风险17%。这类突变可通过基因检测确诊。
2、TP53基因异常:
TP53基因编码的p53蛋白是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因子。Li-Fraumeni综合征患者存在TP53种系突变,除乳腺癌外还易患肉瘤、脑瘤等恶性肿瘤。这类患者乳腺癌发病年龄更早,约25%在30岁前发病,50岁前发病率高达50%。临床需通过二代测序技术鉴别。
3、PTEN基因缺陷:
PTEN基因突变会导致Cowden综合征,表现为多发性错构瘤和乳腺癌高风险。该基因通过PI3K/AKT/mTOR通路调控细胞增殖,突变后使通路持续激活。患者除乳腺导管癌外,还常合并甲状腺癌和子宫内膜癌,建议30岁起每年进行乳腺MRI筛查。
4、RAD51C/D变异:
RAD51C和RAD51D基因参与DNA同源重组修复,其致病突变会使卵巢癌风险增加5-10倍。这类突变在家族性卵巢癌患者中检出率约2%,多表现为浆液性癌。携带者建议35-40岁考虑预防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5、家族聚集特征:
符合以下任一标准需警惕:家族中≥2例乳腺癌且至少1例50岁前发病;≥1例卵巢癌合并≥1例乳腺癌;同一人患乳腺癌和卵巢癌;男性乳腺癌患者。这类家族建议进行多基因panel检测,筛查范围应包含ATM、CHEK2等中危基因。
对于基因突变携带者,建议20岁起每月乳房自检,25岁起每半年临床检查,30岁起每年乳腺MRI联合钼靶检查。可考虑服用他莫昔芬进行化学预防,BRCA突变携带者在完成生育后可讨论预防性乳房切除术。日常需保持体重指数<25,每周≥150分钟中等强度运动,限制酒精摄入每日≤1标准杯。烹饪建议多用蒸煮方式,增加十字花科蔬菜摄入,补充维生素D维持血清水平>30ng/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