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产后首次月经量增多可能与子宫内膜修复、激素水平波动有关,也可能是宫腔残留或感染的表现。常见原因包括内分泌紊乱、子宫复旧不良、宫腔粘连、残留妊娠组织、生殖系统感染等。建议结合B超和激素水平检查明确原因。
1. 内分泌紊乱流产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需要时间恢复,短期内孕激素骤降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异常增厚。当雌激素水平回升时,增厚的内膜脱落会造成月经量增多。这种情况通常伴随月经周期不规律,可通过雌孕激素序贯疗法调节,如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
2. 子宫复旧不良流产手术可能影响子宫收缩功能,导致子宫体积恢复延迟。收缩乏力的子宫难以有效闭合血管断端,引发出血量增加。临床常见小腹坠痛、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可遵医嘱使用缩宫素鼻喷雾剂或益母草颗粒促进宫缩。
3. 宫腔粘连手术操作可能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引发宫腔部分粘连。未粘连区域的内膜代偿性增生,脱落时会出现集中出血。这类患者常伴有月经周期缩短和严重痛经,需通过宫腔镜检查确诊,必要时行宫腔粘连分离术。
4. 妊娠组织残留不完全流产时,少量绒毛或蜕膜组织滞留宫腔,持续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异常出血。超声可见宫腔内高回声团块,可能伴随HCG水平异常。需根据残留物大小选择药物治疗如米非司酮片,或行清宫术。
5. 生殖系统感染术后抵抗力下降易诱发子宫内膜炎或宫颈炎,炎症因子刺激会使子宫内膜充血水肿。常见发热、分泌物异味等症状,需进行白带常规检查。可选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联合头孢克肟分散片抗感染治疗。
流产后1-3个月经周期内需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棉质内裤。饮食上增加动物肝脏、菠菜等富铁食物预防贫血,禁止盆浴和性生活至下次月经结束。若出血持续超过7天或出现头晕乏力等贫血症状,应立即复查超声排除器质性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