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常用的肝癌检查方法主要有超声检查、甲胎蛋白检测、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肝穿刺活检等。肝癌早期筛查和诊断对提高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1、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肝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具有无创、便捷、经济等优势。通过高频声波成像可以检测肝脏占位性病变,对直径超过1厘米的病灶具有较高检出率。超声检查可初步判断肿瘤位置、大小及与血管关系,常作为其他影像学检查的基础。
2、甲胎蛋白检测甲胎蛋白是肝癌较特异的肿瘤标志物,血液检测操作简便。约70%肝癌患者会出现甲胎蛋白水平升高,但需注意慢性肝炎、肝硬化等疾病也可能导致指标异常。该检测常与其他检查方法联合应用,用于高危人群筛查和疗效监测。
3、CT检查CT检查能清晰显示肝脏解剖结构和病变特征,增强扫描可提高小肝癌检出率。多层螺旋CT可进行多期相扫描,通过观察病灶血供特点帮助鉴别良恶性肿瘤。该方法对肝癌术前评估和分期具有重要价值,但存在辐射暴露风险。
4、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成像具有多参数、多序列成像优势,对软组织分辨率高。特殊序列如扩散加权成像能检测早期肝癌,动态增强扫描可评估肿瘤血供特点。该方法无电离辐射,适用于碘对比剂过敏患者,但检查时间较长且费用较高。
5、肝穿刺活检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肝癌的金标准,通过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超声或CT引导下穿刺可提高准确性,主要用于影像学表现不典型病例。该方法属于有创检查,可能引发出血等并发症,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建议肝癌高危人群定期进行筛查,包括慢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和肝硬化患者。日常应注意避免饮酒、控制体重、预防肝炎病毒感染。发现肝脏异常时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查方案。检查结果需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避免自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