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关节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髋关节疼痛可能与外伤、骨关节炎、股骨头坏死、滑膜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活动受限、夜间痛、关节僵硬等症状。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减少负重活动,避免爬楼梯或久坐,使用拐杖分担患侧压力。睡眠时在双腿间放置枕头保持髋关节中立位,可缓解肌肉痉挛。日常建议选择硬板床,避免软床加重关节变形。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粘连。体外冲击波适用于钙化性肌腱炎,能分解钙盐沉积。水中运动利用浮力减轻关节负荷,适合肥胖患者进行髋关节屈伸训练。
3、药物治疗塞来昔布胶囊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缓解骨关节炎引发的晨僵。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刺激软骨基质合成,延缓关节退化。双醋瑞因胶囊通过抑制白介素-1减轻滑膜炎症,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显效。
4、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改善关节润滑功能,适用于早期软骨磨损。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可快速消除滑膜水肿,但每年不宜超过3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促进软骨修复,对年轻患者的轻度股骨头坏死效果较好。
5、手术治疗髋关节镜可清理游离体及增生滑膜,解决机械性卡压症状。截骨术矫正先天性髋臼发育不良,延缓关节置换时间。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终末期股骨头坏死,假体使用寿命通常可达15年以上。
日常应控制体重至BMI小于24,减轻关节负荷。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D和钙质,每日饮用300毫升牛奶。避免长时间跷二郎腿或盘腿坐姿,办公时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游泳和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有助于维持关节活动度,运动前充分热身防止肌肉拉伤。若疼痛持续加重或出现跛行,需及时进行X线或核磁共振检查明确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