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8.8毫摩尔/升属于血糖偏高,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等方式控制。空腹血糖升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饮食不当等因素有关。
1、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和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的比例。每日进行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减轻精神压力对血糖的影响。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片可作为一线选择,通过抑制肝糖输出和改善外周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格列美脲片能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适用于胰岛功能尚存的患者。阿卡波糖片通过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降低餐后血糖,可与前两类药物联用。
3、胰岛素治疗对于胰岛功能显著减退者,可能需要基础胰岛素如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维持空腹血糖。预混胰岛素如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可同时控制空腹和餐后血糖。胰岛素治疗需严格监测血糖,防范低血糖风险。
4、血糖监测定期检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了解血糖波动规律。每3个月检查糖化血红蛋白,评估长期血糖控制情况。记录血糖数据有助于医生调整治疗方案,及时发现异常波动。
5、并发症筛查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和神经传导速度测定,早期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肾病和神经病变。定期测量血压和血脂,控制心血管疾病风险因素。
建立规律的饮食作息习惯,每日固定时间进食,避免暴饮暴食。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并长期坚持,运动前后注意监测血糖。戒烟限酒,保持适度体重,定期复诊评估治疗效果。出现多饮多尿加重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