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6.3毫摩尔/升可通过调整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规律作息、监测血糖等方式改善。空腹血糖偏高可能与胰岛素抵抗、不良生活习惯、肥胖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减少精制碳水化合物摄入,如白米饭、白面包等,选择全谷物、杂粮等低升糖指数食物。增加蔬菜摄入量,尤其是绿叶蔬菜,有助于延缓血糖升高。适量摄入优质蛋白,如鱼、瘦肉、豆制品,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每日三餐定时定量,避免暴饮暴食。
2、增加运动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运动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降低血糖。建议餐后1小时进行运动,每次持续30分钟以上。避免久坐不动,每隔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
3、控制体重超重或肥胖者应通过健康方式减重,目标为减轻5%-10%体重。腹部脂肪堆积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腰围男性应控制在90厘米以下,女性85厘米以下。合理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避免快速减肥。
4、规律作息保证每天7-8小时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睡眠不足会影响胰岛素敏感性。保持规律作息时间,避免生物钟紊乱。减少精神压力,可通过冥想、深呼吸等方式放松。
5、监测血糖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了解血糖变化趋势。记录饮食、运动与血糖关系,找出影响血糖的因素。如调整生活方式后血糖仍持续偏高,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干预。
除上述措施外,应戒烟限酒,避免含糖饮料。多喝水有助于稀释血液中的葡萄糖。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影响血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监测血压、血脂等指标。如出现多饮、多尿、体重下降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检查。通过长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多数人的空腹血糖可逐渐恢复正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