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息肉通过阴道超声检查通常可以明确诊断。阴道超声能够清晰显示子宫内膜的形态结构,对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检出率可达90%以上,诊断准确性受息肉大小、位置、设备分辨率及操作者经验等因素影响。
1、检查原理:
阴道超声利用高频探头近距离扫描子宫,通过声波反射成像可观察到子宫内膜异常增生物。息肉在超声下多表现为均质高回声团块,基底与内膜相连,周围可见低回声晕环,典型病例可见供血血管的彩色多普勒信号。
2、最佳时机:
月经干净后3-7天是检查窗口期,此时子宫内膜较薄,息肉与周围组织对比更明显。排卵后黄体期内膜增厚可能掩盖小息肉,绝经后妇女因内膜萎缩反而更易发现病灶。
3、影响因素:
息肉体积小于3毫米可能漏诊,多发息肉可能因相互重叠影响判断。子宫过度前屈或后屈会限制探头接触面,合并子宫肌瘤或腺肌症时需鉴别诊断。新型三维超声能多平面重建,显著提升微小息肉检出率。
4、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增生、黏膜下肌瘤、凝血块等鉴别。息肉通常形态规则、边界清晰、无包膜,肌瘤多呈漩涡状结构,凝血块会在月经后复查消失。超声造影可显示息肉内微血管灌注特征。
5、补充检查:
对于可疑病例可结合宫腔镜检查,该技术能直视病灶并取样活检。磁共振成像对评估肌层浸润深度有优势,肿瘤标志物检测有助于排除恶性病变。
建议检查前3天避免性生活及阴道灌洗,穿着宽松衣物便于检查。发现息肉后应定期复查监测变化,伴有异常出血或备孕困难者需及时干预。日常注意保持会阴清洁,避免长期使用含雌激素保健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盆腔血液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