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抑郁可通过心理疏导、药物治疗、家庭支持、物理治疗等方式干预。产后抑郁通常由激素波动、心理压力、睡眠剥夺、既往精神病史等原因引起。
1、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可帮助调整负面思维模式,建议每周进行1-2次专业心理咨询。家属需避免指责性语言,多采用倾听与共情方式沟通。
2、药物治疗中重度患者需遵医嘱使用舍曲林、帕罗西汀等抗抑郁药,此类药物可调节5-羟色胺水平。哺乳期用药需严格评估风险收益比。
3、家庭支持配偶应分担育儿责任,保证产妇每日有连续4小时睡眠。建议建立母婴照护轮班制,避免产妇过度劳累。
4、物理治疗重复经颅磁刺激对药物不耐受患者有效,需在专业机构完成疗程。适当日照和规律运动能促进内啡肽分泌。
出现自伤念头或完全丧失育儿能力时须立即急诊。日常可补充深海鱼、香蕉等富含色氨酸食物,但不可替代正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