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选择微创手术或保守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部位及患者个体情况综合评估。主要考虑因素包括骨折稳定性、移位程度、患者年龄及基础疾病等。
1、稳定性骨折:
无明显移位的稳定性骨折通常适合保守治疗。采用石膏或支具固定4-8周,配合定期影像学复查。保守治疗可避免手术创伤,但需注意长期制动可能导致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2、关节内骨折:
涉及关节面的骨折多需微创手术。关节面要求解剖复位,微创技术能减少软组织损伤。常见术式包括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术后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3、开放性骨折:
伴有皮肤破损的开放性骨折需急诊手术。微创清创结合内固定可降低感染风险,必要时联合负压引流技术。这类情况保守治疗感染风险显著增高。
4、老年骨质疏松骨折:
老年患者股骨颈等部位骨折优先考虑微创手术。经皮椎体成形术或髓内钉固定可缩短卧床时间,避免肺炎、血栓等卧床并发症。保守治疗需权衡长期卧床风险。
5、儿童青枝骨折:
儿童骨骼塑形能力强,无移位骨折可采用保守治疗。需注意定期复查防止继发移位,通常3-4周即可愈合。手术干预可能影响骨骺发育。
骨折后应保证钙质和蛋白质摄入,每日补充500毫升牛奶或等量豆制品。康复期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早期以等长收缩为主,4周后逐步增加关节活动度训练。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出现异常疼痛或肿胀需及时就医。吸烟饮酒可能延缓骨愈合,治疗期间需严格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