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桂具有温中散寒、活血通经、降血糖等药用功效,常用于治疗脘腹冷痛、经闭痛经、虚寒吐泻等病症。
1、温中散寒肉桂性味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其挥发油中的桂皮醛能刺激胃肠黏膜,促进血液循环,改善因寒邪导致的脘腹冷痛、腹泻等症状。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食欲不振、呕吐清水,可配伍干姜、附子等药物增强温补效果。使用肉桂粉敷脐或冲泡肉桂茶可缓解受凉后的腹部绞痛。
2、活血通经肉桂能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对血瘀型痛经、产后恶露不下有显著效果。其活性成分可抑制血小板聚集,与当归、川芎配伍可增强调经作用。女性经期小腹冷痛伴血块时,可用肉桂红糖水辅助调理,但月经过多者慎用。
3、降血糖肉桂中的甲基羟基查尔酮聚合物能提高胰岛素敏感性,辅助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研究发现其提取物可使葡萄糖代谢率提升,但不可替代降糖药物。糖尿病患者使用前需咨询医生,避免与格列本脲等磺脲类药物同用导致低血糖。
4、抗菌抗炎肉桂醛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致病菌有抑制作用,其乙醇提取物可减轻关节炎肿胀。外用于皮肤时可配制1%-3%肉桂油膏治疗真菌感染,但敏感肌肤需稀释后使用。咽喉肿痛时含服肉桂含片能缓解炎症。
5、改善认知肉桂中的表儿茶素能抑制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延缓阿尔茨海默病进展。动物实验显示其香气成分可提升空间记忆能力,日常适量食用肉桂卷或添加至咖啡中,可能对中老年人脑功能有保护作用。
使用肉桂需注意每日摄入量不超过4克,孕妇、阴虚火旺者禁用。食疗可制作肉桂苹果茶或炖肉时添加桂皮,药用时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配伍使用。出现口舌生疮、便秘等上火症状时应停用,长期大剂量服用可能损伤肝功能,需定期监测肝酶指标。储存时应密封避光以防挥发油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