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梗死后遗症主要包括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室壁瘤、心源性休克等,症状严重程度与梗死范围及治疗及时性相关。
1、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导致传导系统受损,可能引发室性早搏、房颤等,需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常用药物包括胺碘酮、美托洛尔、普罗帕酮。
2、心力衰竭坏死心肌收缩力下降导致泵血功能减退,表现为呼吸困难、下肢水肿,需限制钠盐摄入并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药物。
3、心室壁瘤梗死区心肌变薄膨出形成瘤样结构,可能诱发血栓或心脏破裂,超声心动图可确诊,严重时需手术切除或左心室成形术。
4、心源性休克大面积梗死导致血压骤降、器官灌注不足,需紧急血管重建联合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治疗,病死率较高。
患者应坚持低脂饮食、规律服药并定期复查心脏功能,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出现胸闷气促等症状时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