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早恋的?...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新华社记者就儿童心理问题采访魏...
-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 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连续...
- 强迫症的研究进展
- 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
- 关于参加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培训的...
- 首次相遇--中法儿童青少年精神...
- 出生创伤对人生的影响
- 中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培训班...
- 2012记录李维榕.家庭治疗实...
- 喜欢自伤的女孩 --- 心理...
- 西班牙喂奶写真呼吁母乳喂养
- 关于自杀科普文章的评论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幸福婚姻法则
- 心理治疗为什么要收费
- 于丹谈家庭教育
- 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好吗?
- 无端猜疑为哪般?
- 人格和性格是一回事吗?
- 该如何告诉孩子有关死亡的事情?
- 表扬夸奖孩子的六项基本原则
- 做自己的情人
- 新学期开学之心理准备
- 抽动障碍孩子的呐喊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艺术
- 隔代抚养的利弊
- 催眠治疗
- 婚外情是男人的天性?
- 好妈妈也学儿童心理课程 推荐序
- 好妈妈的儿童心理课程
- 国内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及心理治...
- 好妈妈心理课读后感
- 爱是什么
- 童话背后的心理学
- "孟母”之现代版
- 父母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 对俄狄普斯情结发展的思考
- 心酸的成长故事
-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领域的必要性
- 俄狄普斯情结的发现
- 如何面对压力?
- 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
- 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个和谐的...
- 学校恐怖症的表现、治疗、预防
- 性交疼痛和阴道痉挛的治疗
- 焦虑障碍患者的依恋关系特点
-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 如何创造幸福?
- 社会应进一步关注未成年人精神健...
-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何为精神分析
- 强迫症患者就诊前须知
- 孩子为什么怕去上学?
- 精神分裂症的综合治疗 心理...
- 家庭治疗有关问题回答
- 舞蹈治疗适用于那些人群?
- 花心男人最孤独
-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 和一位离异的女性想结婚,她的儿...
- 要让婚姻安然度过七年之痒
- 小组交流疏缓心理压力
- 依恋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
- 惊恐发作的表现和治疗(常常误诊...
- 改善记忆力的九个方法
- 健忘症的概念 表现与预防
- 如何给遭受创伤的孩子心灵抚慰?
- 团体治疗大师??欧文̶...
- 团体心理治疗后的感受
- 市级高考状元的考前心得
-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网上咨询回答
- 感情的相思使我无法静下心来备战...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给孩子简单快乐的童年
- 心理救援工作者应该早期介入
- 云南盈江心理救援在行动
-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 父母管教太严厉孩子易患儿童缄默...
- 心理咨询发展前景
- 心理治疗随想
- 爱的联想
- 精神动力学治疗进食障碍
- 强迫性神经症的自恋机制
- 强迫症的初步动力学分析
- 酒瘾 怎么办.
-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
- 神经症个案初步心理解析
- 宝宝为什么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
- 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
-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需要强...
- 再谈孕妇与性生活注意事项
- 孕妇的性心理及其处理
-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女性怀孕期间的性心理
- 孕妇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宝宝健康关...
- 孕妇的心理健康与胎儿的健康发育
- 孕妇的心理特征
-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和价值
- 爱的意义
- 给尊敬的患者一封信
- 日益亲近 读后感
- 如何送孩子入托?
- 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 如何面对有睡眠问题的孩子?
- 正确的恋爱方式??来自心理学家
- 清华大学心理系彭凯平教授谈自杀...
-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 从早年依恋经历看婚恋方式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 评论
- 上海美丽女教师对我们的新书评论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团体心理治疗很有意思
- 早年安全依恋关系和儿童心理健康...
- 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及医院
- 家庭暴力,少了硝烟多了残酷
- 药物与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 恋父情节和恋母情结(转发)
- 你有权力了解你的心理医生的如下...
- 离异父母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 奥巴马给孩子立的九条有心理学意...
- 母乳喂养好,还是人工喂养好?
- 母乳喂养有益宝宝身体健康
- 如何安然渡过婚姻七年之痒
- 家庭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 从阿妈的奶到情人的话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书评
- 怎样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
- 撒贝宁《午间一小时》:生产快乐...
- 心理学家如何化解父子冲突?
- 同性恋形成的综合性分析
- 一夜情背后的化学物质
- 一夜情背后的心理分析
-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要不要打孩子?后果有多严重?
- 明星和富豪们为何频频自杀 ?
- 老李心底的高兴劲儿哪去了?抑郁...
- 爱情、欲望、浪漫和依恋
-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 十年后再听李维榕老师讲课
- 养育儿子
- 父爱缺失给孩子的影响
- 作者:刘华清|发布时间:2012-08-18|浏览量:1198次
转发
亲人去世作为一种重大危机事件,势必会对个体产生重要的影响,在以往的研究中,亲人去世被列为创伤性事件之一。北京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心理学系的老师在2003年春天流行的非典型肺炎后期做过的一个研究中,调查发现有46.6%的大学生经历过重大事件,其中最多的事件为亲人去世,占这个群体的31%。研究结果显示经历过重要危机事件的学生(包括亲人去世)显著地影响其自我认识和消极应对方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曾经经历过重要危机生活事件的个体,会更多地使用消极的应对方式。亲人去世中,父母的去世对子女心理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然而由于性别的原因,不同的亲子关系组合,如父与子、母与子、父与女、母与女对子女的心理影响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本文通过对早年丧失父亲的一名男大学生进行深入访谈,着重对父亲去世后,对男孩的心理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又是如何形成的进行探讨。 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
一.关于丧失和创伤的研究
1.去世与丧失
丧失是指失去亲近的人,可能是死亡或者是离开;失去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以及身体的损害等。亲人的死亡常常是重要的客体丧失。丧失会给人带来悲伤。亲人的死亡使人有一种被抛弃感,与内心世界连接的客体的消失,会带来无助感。(贾晓明,2004)
国外对于死亡或丧失的研究非常多。从社会学、医学和心理学的角度都有很多研究,七十年代末, Yarrow ,L.(1979) 跟踪研究了一组丧失父母(离婚、分离) 的儿童,发现他们情感常年悲伤、痛苦,身体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家庭的儿童。Bradley (1979) 研究丧失父母之后的儿童行为发现,他们不管是因为父母死亡还是与其分离,都会引起高度的精神失常,包括自杀,学业一蹶不振,少年犯罪和刑事犯罪等。
关于童年丧失父母对成年影响的研究也很多,生理学和心理学方面都有。童年时期丧失一个父母和成人精神疾病的发病率相关,包括抑郁和焦虑障碍(Kendler 等,1992),药物滥用(Kendler 等,1996)和精神分裂症(Agid 等,1999),还会产生高的离婚、吸烟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率(Agid 等,1999)。加勒比海地区的数据(Flinn et al.,1996)表明和父母长期的分离会影响孩子的HPA功能。婴儿时期母亲的缺失会引起男女婴儿不正常的高皮质醇水平;父亲的缺失会引起男孩的皮质醇异常。
在丧失发生时孩子的年龄也是很重要的。当丧失发生在童年早期(9岁之前)时,会产生较坏的长期心理影响(Agid et al.,1999)
2.创伤研究
创伤通常指由外界因素造成的身体或精神损害。创伤性事件破坏了普通人对生活的适应。与平常的不幸不同,创伤性事件一般包括对生命或身体完整性的威胁,或者亲身遭遇暴力或死亡。这些事件使人类面临极度的无助和恐惧,引起灾难性反应。创伤常见的共同点是感受强烈的恐惧、无助、失控和毁灭的威胁。(田成华等译,2001)
什么是儿童早期心理创伤呢?它是指在儿童早期发生的某一时间内的打破了儿童的安全感、满足感和自我价值感的精神伤害。大致来说,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引起强烈情绪反应的经历,如伴随强烈恐惧情绪的遭蛇咬、溺水等,与自尊心受挫有关的当众受辱等;另一类是与父母的分离,如单亲家庭或寄养在亲属家而长期与父母分离。(刘毅,2001)
关于创伤的分类多种多样,除了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精神医学上通用的一个术语之外,并没有统一的创伤分类标准。特尔建议把儿童创伤分为两类:I型创伤表现为细节化、记忆深刻、认知再评价、反复的回顾性思考、错觉及对事件的时间定向障碍。相反,II型创伤则导致发展心理防御与应付策略以逃避重复创伤,大量的否认、情感麻木、抑郁、分离症状、自我麻醉、自我催眠、对伤害者以及伤害行为的敌对态度等表现都是非常突出的。 (Terr,1991)
二.研究方法
1. 研究对象
在一项关于单亲大学生性别角色的研究中,运用卢勤、苏彦捷修订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m’s Sex Role Inventory)和人口统计学资料筛选出曾经经历过单亲家庭生活的大学生,其中筛选出1名早年经历了父亲意外去世的男大学生,邀请他参与创伤研究。
2. 研究方法
本研究运用质的研究方法进行资料收集和分析,从几个侧面对父亲去世给个体带来的创伤性影响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1)收集资料??访谈
资料收集在2004年6月份进行。主要采用深入访谈的形式收集资料,对研究对象进行了3次访谈,访谈时间分别为79分钟、90分钟和86分钟,都在征求了被访者同意后,用录音设备进行了记录。
2)整理分析资料
第一步进行转录,阅读原始资料。每次访谈后对录音进行详细的转录,转录以后通读原始资料。
第二步进行编码。研究主要采用主要概念或主题突出分类的方法进行编码,主要概念或主题是笔者从所收集的资料中提炼获得。本文在资料呈现时保留了被访者本人的语言,以帮助读者更好的感受和理解整个研究。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
被访者是一个经历早年亲人去世的典型个体,本研究从3个角度来分析父亲去世对个体带来的创伤性影响:个性特征中的防御机制、情绪体验中的安全感和自我认知中的自卑感。
1.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小A,男,19岁,大二,父亲在他8岁时死于一场意外又戏剧性的事故中,父亲去世之前全家过着幸福的生活,父亲去世之后,最初母亲在一个酒店工作,他8-11岁左右差不多自己住在酒店里,母亲一直忙工作,期间和后来,母亲与酒店的老板(现在的继父)传出蜚闻,致使老板的儿子和妻子来家里恐?。曾寄宿在外婆家等多个亲戚家庭,长期接受来自外婆家族的援助。高二时母亲再婚。
他给人的印象:有强烈的不安全感,语气不坚定,不自信。
2.质的研究结果
(1)“我特别害怕”
在被访者的叙述中,处处会流露出强烈的情绪表达,他在讲述父亲去世之后的经历时,不安全感成了他的主要情绪体验,出现了很多表达害怕的高频词,其中“害怕”这个词是整个访谈过程中共出现了35次,而且前面还带有不同程度的修饰词。“焦虑”共出现了20次。
父亲的意外去世使小A对生活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意外去世是一件非常不可控的事件,这会影响到小A对其他事情的归因方式。他在描述父亲去世的事件时用了3次“意外”2次“倒霉”:
“其实是过程是非常意外的……意外就是(停顿),在我父亲去世以前,绝不夸张我们家是非常幸福的,……。很意外有一次,……”
“我父亲正好骑着车子从那过去,就中了一枪。”
“结果那个医生(停顿),也许我父亲倒霉吧,在补那块肠的时候,他有个孔没看见,没补上,所以引起感染,最后引起肾功能衰竭,然后就去世了”
父亲的去世给小A的生活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去世前后形成了明显的对比。
“在我父亲去世前,我从未感觉到寂寞,在我印象里从来没感到有什么寂寞,担心之类的,……我一想我就想童年怎么灰暗之类的,我很少能想到说我父亲去世以前的东西,我一想就想到以后,八岁以前我只能想到很丁点的事情,一想就想到八岁以后父亲去世了,想起追悼会,想起砸我们玻璃之类的事情,想起那……,也想起一些成功的事情,安全的事情,但比较少,主要想的都这些事,不由自主就从脑袋里窜出来了。”
Lewis(1990)认为性别认同的发展不是仅仅因为父亲的存在和缺少,而是也受母亲态度、兄弟姐妹和父亲替代者的影响。父亲不在了,为了寻求安全感包括性别认同的需要,小A一直寻找父亲的替代者。而他们的存在也确实使他体会到一定的安全感。有两个舅舅对他有着很大的影响,“其实在我内心里,这两个舅舅都是比较伟大的。”但是他更喜欢大舅因为他觉得大舅的生活“特别快乐,而且非常有尊严,……工作也挺好,……而且和我舅妈感情也很好”,“我性格更想像我大舅那样生活”。大舅在他心目中既有能力,但又比较平和,而且还很顾家,更接近他父亲的形象,“小时候印象,比较欢快的比较少,就是猛的一想,和我大舅一家出去玩的时候比较好。”
他对父亲替代者的寻求甚至超过了一般人能理解的程度,甚至扩大化的很多男性身上,“假如有个男的和我一起去那个丘看我父亲的话,我就不害怕,有时候我伯伯和我一起去,那我就不害怕,”对自己的继父也有较好的认同“我现在的继父我也希望他去我们家,因为……他一在我就感觉很安全。”
本研究中,通过分析小A寻找“父亲替代者”的过程,发现在父亲去世后,他没有能顺利的找到一个替代者,而且也没有得到母亲或其他重要亲人的充分关注和照顾,父亲去世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母亲没能继续给他一个温暖的家的环境,而是给了他飘零感和无助感,于是形成如此强烈的不安全感。
“以前的时候,她(指母亲)刚去酒店的时候,她在去酒店之前吧,那时候特别苦嘛,做过为别人出差之类的,所以我从小就一个人在家里,所以我从小到大都是一种没家的感觉。就有时候去同学家看到他和父母在一起,感觉挺温馨的一个家,但是我很少有这种感觉,我经常一个人在家。经常和同学啊,有时候就寄宿到亲戚家去,然后家对我来说,……有个家比较好”
“那时候我还是十二岁,十三岁吧,那时候是最害怕的时候,因为那时候,他(后来的继父)儿子经常来砸玻璃,当时我就特别害怕,我妈不让我出去,她也不敢出去,他是个二十一、二岁的年轻小伙子,当时我才多大,反正从小害怕的事情挺多。他的老婆,那时候还没离婚呢,晚上来,就是三四点钟敲门。”
(2)“我感觉比较自卑”
小A在自我认知方面存在极大的自卑感,在他的自我评价中,出现了下列词汇: “邋遢”出现了7次,“自卑”出现了12次,“笨”出现了14次,形容自己无能的“不行”出现了18次。
父亲去世后,随着环境的改变,小A的自我认知中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这种感受主要来自于4个方面:母亲有失尊严的四处求情;在外婆家寄人篱下;舅舅们和大姨的施舍伤害自尊;学校老师的贬低痛敏感的心灵。
小A失去父亲后,母亲在家庭中肩负着沉重的负担,开始出去工作挣钱,她的社会角色看起来很像一个女强人的角色,但是她的个性特征决定的行为方式却表现了她很弱的一面,她的行为方式也给小杯带来了深刻的影响:
“可能跟我母亲有关系,因为从我父亲去世以后,我舅这儿,我大姨经常给她钱嘛。她就告诉我大姨多好啊,我舅多好啊,尤其是我大姨最富有了,一定会给我钱,而且我父亲刚去世的时候,我母亲不知为什么,领着我到一些局长啊,求情是干吗的,哭啊,我也在哭啊,上面那个人像是权威似的,说不行,什么之类的。后来接受我大姨的一些钱,我觉得我母亲在这方面自尊心不是太强,可能我自己就成这个样子了,再加上我比较自卑一点,其实很多情况下我都勉强接受的,……”
访谈中,小A曾多次谈到在外婆家有寄人篱下的感觉,而且失去父亲的他内心非常敏感,对外婆家人开玩笑的话都会看作是排挤自己的暗示:
“就是外甥不是自家人,以后就不给自家效力了,……我是觉得他们在这个方式并不太懂这个方式,干吗这样说你姓z的让我们姓h家养,说什么看你爷爷好啊,还是你外公好啊之类的话,然后就由于这个原因,从小到大我父亲不在,我大姨啊,我舅舅啊经常资助我们家钱之类的。……所以我很少在那发表言论,以至于我现在在公共场合一般不发表言论,我在我外婆家觉得好像是比较低等的。”
由于舅舅和姨都比较有权势和钱,于是在和表弟表妹的交往过程中更加重了小A的自卑心理。
在学校,一些老师,批评他 “你写的字怎么像狗爬的似的”“画的画太恶心了”,敏感脆弱的心本来就不堪一击,这样的恶语中伤更是雪上加霜,于是他就形成了特殊的防御机制。
(3)神经症性防御机制
神经症性防御机制的目的在于能改变自身的感觉或本能的表达,故常以个性怪异的方式显现出来。这类防御包括潜抑(repression)、置换(displacement)、反向形成(formation reaction)、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隔离(isolation)、合理化(文饰, rationlization)、抵消(undoing)及奇特思维(magical thinking)。(施其嘉,2003)
小A内心充满了压力和焦虑,自己在努力学习时总是不能全神贯注,坐在自习室里走神,同时又充满内疚和自责,他的叙述给人以一个极其自卑、内向、封闭又不善言谈的形象,我们却很难想象他不同寻常的另一面:
“就是有点放荡不羁那种感觉,就是马大哈知道吧,比如说高中吧,那么大了,我穿大拖鞋,就进去了,我老师说出去,把鞋换好了再进来。我每天在班里大呼大叫的,每天上课没人吭,我觉得特别闷,有时候老师会说这个题选什么,我就会说,这个题嘛,应该选“A”(异样的声调),底下全部都在那大笑,……”
“我当时的表现是让别人笑,小丑似的,是表现一种弱者,表现一种滑稽,一种非常失败的人,并不是来表现我多么厉害,就是一种表现特别滑稽啊,说一些特别莫名其妙的话,所以说特别搞笑啊,我表现大家哈哈笑,大家笑我什么,笑我动作可笑,而且有时候我特别喜欢说自己不好,我同学说,你怎么这么喜欢自嘲呢?我通过这个来,我并不是说特别自信,敢于表现,是这样的。”
他不仅有这些的行为,还有奇特令人费解的思维,他会给自己编造出各种各样的故事来形容自己的“衰”。
“比如编一些搞笑的事情,发现一些无聊的事,比如我今天去成都小吃吃饭,要了包子,我一吃怎么这么酸啊,我就跟老板说,包子怎么这么酸呢,我就问老板,老板就对着服务员看着我,去,给他三块钱让他走。然后他们说打发要饭的一样。我会编故事,我说我的图书证特别破,后来那个保安看了看不让我进去,说你的图书证是不是垃圾堆上拣的啊。其实这些都是比较假的事情,我不知道为什么,突然灵机一动,编一些比较侃的事情给自己。”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工作机制,内心自卑压抑的他,在别人面前哗众取宠是想通过反向的表现以及奇怪的思维来推翻自己的感觉,他不喜欢自己压抑的自我,于是本我和自我在努力的做着斗争,本我想去推翻这个自卑压抑的自我,而强大的自我又时刻保卫着多年来形成的自卑和压抑。
四.讨论
以往的研究表明,童年丧失一方父母并不是必然危害到个体成年的心理健康,只有当存在的一方父母不能确保给予个体充分的照顾(Harris et al.,1986),或者存在的家庭关系不好时,童年丧失父母的经历才和成年迫害健康的社会心理特征有很高的相关(Linda J. Luecken,2000)。在这个个案中,父亲去世后他就没有得到一个很安全的家庭环境,妈妈为了生计外出工作,忽视了对他的关注,他寄住在姥姥家有一种寄人篱下和被忽视的感受,同时妈妈和继父之间的问题又制造了一个极其不安全的环境。他既没有得到母亲很好的照顾,最初又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关系,所以导致了他很强烈的不安全感。 另外,艾里克森在论述自我的发展阶段时提到,儿童6到11岁左右需要解决的矛盾是勤奋和自卑的矛盾,如果该阶段的矛盾没能得到积极的解决,就会形成自卑和无能感。通过这个个案我们可以看到,父亲在他心目中建立了一个完美的形象,在这个阶段他本应通过去认同父亲的优点并且向父亲学习,来获得适应社会的能力,去实现勤奋的能力,然而他在认同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障碍,以至于他形成了强烈的自卑感和无能感。
五.结论
通过这个典型个案的研究,我们能够清楚看到父亲去世这个创伤性事件如何作用于小A后来的生活环境。这个研究仍能够从另一个角度验证以前的观点:丧失一方父母并不会必然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重要的是丧失之后的家庭环境。本研究是一个质的研究,因而不具有推广性和广泛性。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