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早恋的?...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新华社记者就儿童心理问题采访魏...
-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 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连续...
- 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
- 关于参加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培训的...
- 首次相遇--中法儿童青少年精神...
- 出生创伤对人生的影响
- 中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培训班...
- 父爱缺失给孩子的影响
- 2012记录李维榕.家庭治疗实...
- 喜欢自伤的女孩 --- 心理...
- 西班牙喂奶写真呼吁母乳喂养
- 关于自杀科普文章的评论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幸福婚姻法则
- 心理治疗为什么要收费
- 于丹谈家庭教育
- 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好吗?
- 无端猜疑为哪般?
- 人格和性格是一回事吗?
- 该如何告诉孩子有关死亡的事情?
- 表扬夸奖孩子的六项基本原则
- 做自己的情人
- 新学期开学之心理准备
- 抽动障碍孩子的呐喊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艺术
- 隔代抚养的利弊
- 催眠治疗
- 婚外情是男人的天性?
- 好妈妈也学儿童心理课程 推荐序
- 好妈妈的儿童心理课程
- 国内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及心理治...
- 好妈妈心理课读后感
- 爱是什么
- 童话背后的心理学
- "孟母”之现代版
- 父母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 对俄狄普斯情结发展的思考
- 心酸的成长故事
-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领域的必要性
- 俄狄普斯情结的发现
- 如何面对压力?
- 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
- 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个和谐的...
- 学校恐怖症的表现、治疗、预防
- 性交疼痛和阴道痉挛的治疗
- 焦虑障碍患者的依恋关系特点
-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 如何创造幸福?
- 社会应进一步关注未成年人精神健...
-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何为精神分析
- 强迫症患者就诊前须知
- 孩子为什么怕去上学?
- 精神分裂症的综合治疗 心理...
- 家庭治疗有关问题回答
- 舞蹈治疗适用于那些人群?
- 花心男人最孤独
-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 和一位离异的女性想结婚,她的儿...
- 要让婚姻安然度过七年之痒
- 小组交流疏缓心理压力
- 依恋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
- 惊恐发作的表现和治疗(常常误诊...
- 改善记忆力的九个方法
- 健忘症的概念 表现与预防
- 如何给遭受创伤的孩子心灵抚慰?
- 团体治疗大师??欧文̶...
- 团体心理治疗后的感受
- 市级高考状元的考前心得
-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网上咨询回答
- 感情的相思使我无法静下心来备战...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给孩子简单快乐的童年
- 心理救援工作者应该早期介入
- 云南盈江心理救援在行动
-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 父母管教太严厉孩子易患儿童缄默...
- 心理咨询发展前景
- 心理治疗随想
- 爱的联想
- 精神动力学治疗进食障碍
- 强迫性神经症的自恋机制
- 强迫症的初步动力学分析
- 酒瘾 怎么办.
-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
- 神经症个案初步心理解析
- 宝宝为什么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
- 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
-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需要强...
- 再谈孕妇与性生活注意事项
- 孕妇的性心理及其处理
-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女性怀孕期间的性心理
- 孕妇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宝宝健康关...
- 孕妇的心理健康与胎儿的健康发育
- 孕妇的心理特征
-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和价值
- 爱的意义
- 给尊敬的患者一封信
- 日益亲近 读后感
- 如何送孩子入托?
- 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 如何面对有睡眠问题的孩子?
- 正确的恋爱方式??来自心理学家
- 清华大学心理系彭凯平教授谈自杀...
-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 从早年依恋经历看婚恋方式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 评论
- 上海美丽女教师对我们的新书评论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团体心理治疗很有意思
- 早年安全依恋关系和儿童心理健康...
- 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及医院
- 家庭暴力,少了硝烟多了残酷
- 药物与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 恋父情节和恋母情结(转发)
- 你有权力了解你的心理医生的如下...
- 离异父母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 奥巴马给孩子立的九条有心理学意...
- 母乳喂养好,还是人工喂养好?
- 母乳喂养有益宝宝身体健康
- 如何安然渡过婚姻七年之痒
- 家庭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 从阿妈的奶到情人的话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书评
- 怎样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
- 撒贝宁《午间一小时》:生产快乐...
- 心理学家如何化解父子冲突?
- 同性恋形成的综合性分析
- 一夜情背后的化学物质
- 一夜情背后的心理分析
-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要不要打孩子?后果有多严重?
- 明星和富豪们为何频频自杀 ?
- 老李心底的高兴劲儿哪去了?抑郁...
- 爱情、欲望、浪漫和依恋
-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 十年后再听李维榕老师讲课
- 养育儿子
- 强迫症的研究进展
- 作者:刘华清|发布时间:2012-12-25|浏览量:1461次
强迫症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它是指一种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的神经症,其特点是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两者强烈冲突使患者感到焦虑和痛苦,认为没有意义却无法摆脱,病程迁延者可以仪式化动作为主而精神痛苦减轻,但社会功能严重受损。在DSM-IV分类标准中强迫症被归入焦虑障碍,CCMD-3 和LCD-10中属于神经症的范畴。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
在历史上,强迫症被认为是邪魔附体,随着历史的进步,人们开始从医学的观点看待强迫症。首先法国精神病学家Esquirol首次报告一例强迫型怀疑的病例,他称其为怀疑病,后归入单狂。到了19世纪末期,强迫症被认为是心境恶劣或抑郁的表现。1866年,Moral命名为强迫症。(1)
强迫症常起病于成年早期,病程长,症状令人痛苦,虽然恰当的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能够使大多数病人得到改善,但完全治愈却极少数。另外,强迫症患者伴有较高的抑郁,酒依赖恐怖障碍和人格障碍的发生率,所以,强迫症对个人和社会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强迫症的病因有多种假说,近年来关于遗传、基因、生化研究、脑影像研究、精神药理研究、精神外科治疗、神经心理缺陷的研究提示强迫症的发生有生物学的基础,例家系研究表明强迫症患者的一级亲属中焦虑障碍的发病危险率高于对照组的一级亲属;脑影像中有关基底节和额叶功能障碍的理论逐渐成为强迫症病理学的可信假说;神经生化研究中对强迫症患者的脑脊液中5-HT的代谢物5-HIAA中有的学者认为5-HIAA含量高于正常对照,(2)有的认为与对照组相同,但在氯丙咪嗪治疗期间,脑脊液5-HIAA含量下降,(3)且脑脊液5-HIAA含量与症状严重程度和治疗期间的症状评分的下降呈正相关。(4 )
国内外学者一直致力于研究和了解强迫症的生物学基础。韩箐《强迫症的人格评定、血浆5-HI及电生理方面与正常人的对照研究和在森田治疗卧床期的变化》(5)一文研究结果表明:从神经生化的研究看,血浆5-HI浓度在卧床前与正常人没有差异,卧床期间血浆5-HI浓度升高,卧床结束后又回到正常对照组水平;从电生理的研究看,患者的大脑皮质的唤醒度过高,执行不同的认知任务时缺乏正常人的调整变化;森田治疗卧床期间电生理的变化表示卧床对患者各方面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可能卧床对大脑皮层的激活和认知状态发生了影响。结果显示强迫症的症状和症状的缓解均有大脑的生物学基础。
强迫症的治疗,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治疗的方法能完全治愈强迫症,即使是药物治疗和行为治疗的最好结果也只是减少症状,而且复发率很高。
强迫症的生化研究有证据提示5-羟色胺系统功能增强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临床实践中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有良好的效果,也支持这一假说。但是临床的有效率约60%,有些病人单独抑郁药物治疗疗效不好,考虑到强迫症患者的强迫思维的顽固性的特点,有些病人合并抗精神药物治疗,临床发现有效。国外一位学者研究39例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每一位病人均经过足量地系统氟伏沙明治疗12周,然后继续6周的双盲对照研究,一组服用小剂量利醅酮,一组是安慰剂治疗,结果发现,合并利醅同治疗的病人有明显的疗效,50%的病人的Y-BOCS减分率大于35%,而对照组病人只有20%的减分率。(6)另一项研究发现SSRI合并氟哌定醇治疗强迫症有效,而奥氮平和奎硫平合并SSRI药物的治疗效果尚没有定论。(7)本研究试图通过对照研究进一步探讨利陪酮合并SSRI类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
一直以来认为强迫症源于精神因素和人格缺陷,心理治疗对强迫症有效。心理治疗试图重建个人的个性结构,将患者对自身过度关注的能量和固着指向更有建设性的活动,给患者机会提高他的生活质量。心理治疗如何发挥作用,是否引起生化的改变,引起神经内分泌的改变,从而真正的改变症状。本研究也试图探讨心理治疗的生物学基础。
近来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病人存在认知功能的损害,对神经症的病人一直认为他们的现实检验能力没有损害。(8)临床实践中发现强迫症状表现明知没必要却控制不住,在强迫思维的发作过程中,有些病人没有自知力,陷入症状中不能自拔,病人越来越关注疾病,远离日常的客观现实,因而提示强迫症病人是否有认知功能的改变,是否认知的缺陷导致心理治疗的局限性,导致病人远离客观现实?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认为,由于病人的防御机制(9)不能很好的处理内心的焦虑,于是形成强迫症状,治疗的目的是改变病人的不良的防御机制,重建积极的成熟的防御机制,最终治疗病人。(10)心理治疗是否也伴随有病人认知功能的改变?因此本研究试图进一步探讨强迫症病人的认知功能的情况。
参考文献:
1 沈渔?,精神病学,1994
2 Kruesi MJP,Rapopart JL,et al(1990):Cerebrospinal fluid monoamine metabolites,impulsivity bahavior disorders of childern and adolescents. Arch Gen Psychiatry.47;410-426
3 Thoren P,Asberg M,et al (1980):Clomipramine treatment of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Arch Gen Psychiatry.37;1289-1294
4 Swedo-SE;Kruesi-MJP (1989):Lack of seasonal variation in pediatric 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neurotransmitter metabolite concentrations.ACTA-PSYCHIATR SCAND.80/6 644-649
5 韩箐,强迫症的人格评定、血浆5-HT及电生理的对照研究和森田卧床期的变化,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