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期间,他们曾经憧憬着幸福的未来,盼望着毕业之后的新生活,也时常谈论结婚的计划。傍晚晓敏很喜欢依偎在昊天的肩头看着落日一点点披上霞光,她会经常问昊天“你爱我吗?”昊天拍拍晓敏的头“小傻瓜,我当然爱那你了”“那你爱我有多深呢?”晓敏追问道,“很深,无法形容的深,我已经认定了你就是我未来的老婆,想跟你相伴一生”,此时晚霞照到晓敏幸福的脸上泛着微微的红色。直到毕业一切进展的很顺利,两个人都在同一个城市找到了一份稳定的工作,每天下班晓敏都会赶到学校等待昊天下班,如果昊天没有按点出现在约定地点,晓敏会接连发好几条短信,如果没有回复一种莫名的紧张会涌上心头,种种猜测出现在晓敏的脑海里,她会带着不安拨通昊天手机直到知道原因后才能踏实下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两人的工作逐步进入正轨,昊天的工作越发忙了起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间越来越少,晓敏希望昊天除了上班其他时间只属于她自己一个人。昊天很少再提结婚的事,每当晓敏重复老问题“你爱我吗?”时,昊天回答得很模棱两可,这让晓敏很不满意,她会不停地追问,搞的昊天很不耐烦,终于有一天昊天向晓敏提出了分手,昊天解释道晓敏总有问不完的问题,很多的要求,这让昊天感觉和她在一起很累。晓敏很难接受这个现实,不停地追问原因,不停地打电话,不停地哭诉…….,然而昊天的决定很坚决,似乎没有挽回的余地,晓敏陷入了深度的绝望,她不知道为什么自己总是得不到真爱,为什么曾经男友对自己的许诺不能兑现,从今以后不知该信任何人。
我们可以看出,晓敏和昊天关系的破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出在晓敏身上,她的一味强求,对昊天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昊天对这份感情的失望。晓敏的父母在她有记忆开始就经常吵架,多次提出离婚,晓敏则经常会饿着肚子躲在一旁哭泣,晓敏的父母对晓敏的需要缺少敏感性。晓敏就是在这种时刻害怕失去父母中任何一个人的不安中长大,严重缺乏安全感,这决定了她在恋爱关系中必然会不断寻找小时候从未得到的安全感。她会不断地要求对方做出对爱的许诺和保证,以满足她对安全感要求。如果对方稍有疏忽或冷淡,便可能重新唤起她在童年时不安的体验。于是她就会变本加利地要求对方的许诺和安抚。一旦对方不能满足她的这种要求,她便会有面临灭顶之灾的恐惧。事实上,她小时候就常常要求,甚至不惜以死来强迫父母对她做出不离婚的许诺。这与她不断地要求昊天做出结婚和永远爱她的许诺如出一辙。对方提出分手后,她即感到死亡一般的恐惧,不知道自己一个人怎么生活下去,如同小时候对失去父母的恐惧是一样的。
晓敏和昊天热恋时的脉脉含情,痴痴相对像极了婴儿和父亲或母亲之间的关系。人在恋爱之时心理上会“退化”回三岁之前的状态。恋人之间和婴儿与父母之间,都缺乏“心理疆界”,分不出彼此的感觉,共享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有被对方无条件接纳和在恋人心中成为首要位置的心理需要;都会体验到分离焦虑,所谓“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在需要不能满足时,恋人要么会很好的理解,要么会变得特别顺从,要么用哭闹来惩罚对方,用的办法往往和小时候为博得父母欢心时一样。
出生不久的婴儿依恋父母是十分自然的事情,父母在满足他们生理,心理的需要的同时,父母和婴儿逐渐发展了一种依恋关系,这是婴幼儿对于关怀和爱抚他的成人的强烈依恋情感。“依恋”是寻求与某人的亲密、并当其在场时感觉安全的心理倾向。人的一生是不断寻求依恋对象的一生。有了依恋就能减少他们不安与恐惧,从父母的爱中获取内心和外部的安全感。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也许还会对某个老师,同学和朋友或是其他人产生依恋,也正是这些人伴随我们走过人生中一个又一个阶段,直至我们成年后又要重新依恋上一个稳定的客体------妻子或是丈夫。
依恋理论最初由英国精神分析Bowlby提出,他试图理解婴儿与父母相分离后所体验到的强烈苦恼。对人类婴儿的婴儿现象进行研究时的基本假设是,母亲对婴儿的需要的敏感反应,会使婴儿表现出安全型依恋,而这种敏感反应的缺乏会导致不安全型依恋,理论家们假定以安全、回避、矛盾的三原型分类法被用来把婴儿在“陌生情境”中的行为进行分类:
a.安全型依恋:婴儿在母亲离开房间时显得忧伤;在母亲回来后要寻求亲近、安慰和接触;然后慢慢地又去游戏。
b.回避型依恋:婴儿显得冷淡,可能在母亲返回后主动躲或忽视她。通过仪器发现婴儿也有焦虑情绪,只是不表露出来。这与母亲与孩子平时的相处经验有关,婴儿学会了不期望母亲能长时间相伴。
c.矛盾型依恋:婴儿在母亲离开后变得极为不安和焦虑;在母亲返回后也不能安静下来,对目前表现出生气和抵制,但同时又表现出接触的需要。
在婚恋生活中,依恋理论就变成了“爱的能力说”,我们之所以爱得不太好,并非因为我们没有把爱情放在足够重要的位置全力学习,而是我们从小就不知道像样的“爱情”是什么,或者说,我们没有习惯于健康的爱情关系,正如我们不适应于安全的依恋关系一样。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能。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和父母的互动中学来的。不同依恋类型的人在婚恋关系中的表现是不同的:
安全型依恋的个体,也就是具有爱的能力的人,这类人在人群中占56%。他们能够很好的理解和交流自己与他人的情感。他乐于接纳伴侣对他的依赖而且在必要的时候也乐于去伴侣那里寻求依赖。他们相信自己也相信对方。对于恋爱对象能否接纳自己有冷静的看法,即使遭到拒绝,也可以以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爱意。面对这样的人的追求,即使一开始是拒绝的,其后也会是难以抗拒的。
矛盾型的不安全依恋者来说,内心极度害怕被拒绝,一旦遭到拒绝,就不能理智的看待自我,一旦被拒绝又会产生强烈的自我否定。而一旦获得爱情,他们又期望能够牢牢地和伴侣绑在一起,这种强烈的占有欲有时会把人吓跑。最终她/他总将觉得别人没有和他一样强烈的感情,在很深的心灵深处,她/他总是当心伴侣并不那么看重他。晓敏正是属于矛盾型依,占人群的19%。
回避型的不安全个体,在人群中占25%,因为害怕被拒绝,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情感,有时甚至隐藏到自己都不能意识到自己的感情。他们不能体察到别人对自己的感情,一旦有人示爱,他们首先感觉到的是怀疑。即使在恋爱中,他们的面目表情也是平淡的,羞于展示自己的感情,他们也很难体察到对方心中的情绪和情感,也不能辨认对方话语中的感情色彩,或者说他们自身的情感表达方式和词汇本身就不丰富。然而他们可能恰恰是一夜情者,压抑而未发展的情感如一股潜流只有在性中才得以表达。
你爱什么人,你的爱情怎样发展,早已深深地植根于你的童年经历中,婚姻关系与亲子关系其实是息息相关,丝丝入扣的,从深度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天下最好的治疗者是自己的爱人。但是,因为信任、不设防,所以在爱情中也是伤上加伤最危险的时候,过去受的伤,要从现在爱的关系中加倍讨回。通过了解我们门诊及住院病人的恋爱和婚姻过程我们不难发现:
1.两个矛盾型依恋个体相恋有可能会矛盾经常吵架,对对方的要求不断,努力寻求对方的注意,但两人又都彼此依赖,因此分手可能性较小。
2.矛盾型个体和回避型个体在一起,通常是矛盾型个体的要求较多,他会不断地索求爱和关注,然而回避型个体严重缺乏表达爱的能力,表现冷漠,这会让矛盾型依恋的人觉得不满足,最终导致分手。
3.两个回避型个体相结合可能不像前两种组合类型那样经常吵架,但两人生活平淡,缺少感情交流,互相不了解对方的心理需要,即使内心都很需要爱情也很难表达。
因此,了解我们自己及恋人的依恋类型有助于维系及促进婚恋关系的发展,对于不安全依恋类型的人,只有先医治自己的心灵创伤,发展成一个健全的自我,才能给别人真正的爱,对于心理创伤较深的人来说,需先进行心理治疗,治疗师会帮助他们去面对潜意识中最伤痛的部分,不但去检视自己伤在何处,还要从新的角度与正向的情绪体验中,去了解、整理与医治,这样才有能力去创造幸福的婚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