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很少有早恋的?...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新华社记者就儿童心理问题采访魏...
- 父母如何与孩子沟通
- 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取向治疗师连续...
- 强迫症的研究进展
- 森田疗法治疗神经症
- 关于参加首届中法精神分析培训的...
- 首次相遇--中法儿童青少年精神...
- 出生创伤对人生的影响
- 中法精神分析取向心理治疗培训班...
- 父爱缺失给孩子的影响
- 2012记录李维榕.家庭治疗实...
- 喜欢自伤的女孩 --- 心理...
- 西班牙喂奶写真呼吁母乳喂养
- 关于自杀科普文章的评论
- 婚姻出现第三者
- 幸福婚姻法则
- 心理治疗为什么要收费
- 于丹谈家庭教育
- 孩子上全托幼儿园好吗?
- 无端猜疑为哪般?
- 人格和性格是一回事吗?
- 该如何告诉孩子有关死亡的事情?
- 表扬夸奖孩子的六项基本原则
- 做自己的情人
- 新学期开学之心理准备
- 抽动障碍孩子的呐喊
-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 表扬和批评孩子的艺术
- 隔代抚养的利弊
- 催眠治疗
- 婚外情是男人的天性?
- 好妈妈也学儿童心理课程 推荐序
- 好妈妈的儿童心理课程
- 国内外精神卫生专业人员及心理治...
- 好妈妈心理课读后感
- 爱是什么
- 童话背后的心理学
- "孟母”之现代版
- 父母千万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
- 对俄狄普斯情结发展的思考
- 心酸的成长故事
- 心理治疗在精神科领域的必要性
- 俄狄普斯情结的发现
- 如何面对压力?
- 做一个刚刚好的妈妈
- 给儿童最好的礼物 :一个和谐的...
- 学校恐怖症的表现、治疗、预防
- 性交疼痛和阴道痉挛的治疗
- 母亲成为孩子的镜子
- 如何创造幸福?
- 社会应进一步关注未成年人精神健...
-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 何为精神分析
- 强迫症患者就诊前须知
- 孩子为什么怕去上学?
- 精神分裂症的综合治疗 心理...
- 家庭治疗有关问题回答
- 舞蹈治疗适用于那些人群?
- 花心男人最孤独
- 母子关系和内心安全感
- 和一位离异的女性想结婚,她的儿...
- 要让婚姻安然度过七年之痒
- 小组交流疏缓心理压力
- 依恋关系对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影...
- 惊恐发作的表现和治疗(常常误诊...
- 改善记忆力的九个方法
- 健忘症的概念 表现与预防
- 如何给遭受创伤的孩子心灵抚慰?
- 团体治疗大师??欧文̶...
- 团体心理治疗后的感受
- 市级高考状元的考前心得
- 儿童常见心理问题网上咨询回答
- 感情的相思使我无法静下心来备战...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给孩子简单快乐的童年
- 心理救援工作者应该早期介入
- 云南盈江心理救援在行动
- 躯体化及其意义的探讨
- 家庭治疗的适应症有哪些
- 父母管教太严厉孩子易患儿童缄默...
- 心理咨询发展前景
- 心理治疗随想
- 爱的联想
- 精神动力学治疗进食障碍
- 强迫性神经症的自恋机制
- 强迫症的初步动力学分析
- 酒瘾 怎么办.
- 儿童抽动症的表现和治疗
- 家庭治疗帮助心理困扰的儿童青少...
- 神经症个案初步心理解析
- 宝宝为什么喜欢摸自己的小鸡鸡?
- 用积极的方式释放愤怒
- 分娩是一个自然生理过程,需要强...
- 再谈孕妇与性生活注意事项
- 孕妇的性心理及其处理
- 孕妇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 女性怀孕期间的性心理
- 孕妇的心理健康和未来宝宝健康关...
- 孕妇的心理健康与胎儿的健康发育
- 孕妇的心理特征
- 父亲在家庭中的作用和价值
- 爱的意义
- 给尊敬的患者一封信
- 日益亲近 读后感
- 如何送孩子入托?
- 孩子为什么爱咬指甲?
- 如何面对有睡眠问题的孩子?
- 正确的恋爱方式??来自心理学家
- 清华大学心理系彭凯平教授谈自杀...
- 家庭心理治疗简介
- 从早年依恋经历看婚恋方式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 评论
- 上海美丽女教师对我们的新书评论
- 面对高考 如何超长发挥?
- 团体心理治疗很有意思
- 早年安全依恋关系和儿童心理健康...
- 治疗神经衰弱的方法及医院
- 家庭暴力,少了硝烟多了残酷
- 药物与心理治疗同样重要
- 恋父情节和恋母情结(转发)
- 你有权力了解你的心理医生的如下...
- 离异父母如何安抚孩子的情绪
- 奥巴马给孩子立的九条有心理学意...
- 母乳喂养好,还是人工喂养好?
- 母乳喂养有益宝宝身体健康
- 如何安然渡过婚姻七年之痒
- 家庭治疗与个体心理治疗的区别
- 从阿妈的奶到情人的话
- 《小爸小妈教子枕边书》书评
- 怎样配合医生做好心理治疗?
- 撒贝宁《午间一小时》:生产快乐...
- 心理学家如何化解父子冲突?
- 同性恋形成的综合性分析
- 一夜情背后的化学物质
- 一夜情背后的心理分析
- 亲子关系与心理健康
- 如何调试婚外恋带来的心理压力?
- 要不要打孩子?后果有多严重?
- 明星和富豪们为何频频自杀 ?
- 老李心底的高兴劲儿哪去了?抑郁...
- 爱情、欲望、浪漫和依恋
- 温柔而坚定的爱孩子
- 打孩子的后果有多严重?
- 十年后再听李维榕老师讲课
- 养育儿子
- 焦虑障碍患者的依恋关系特点
- 作者:刘华清|发布时间:2011-11-15|浏览量:768次
来源:北京安定医院 杨蕴萍
焦虑障碍是指在没有脑器质性疾病或其他精神疾患的情况下,以精神和躯体的焦虑症状为主要的、突出的异常状态[1]。在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IV)中,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PD)、广场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焦虑障碍(SAD)、广泛性焦虑障碍(GAD)、强迫症(OCD)、急性应激障碍(ASD)及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刘华清
焦虑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据2009年发表于国际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上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四省(山东、浙江、青海和宁夏)焦虑障碍的现患病率为5.6%(5.0%-6.3%)。由于焦虑障碍与多种其它精神障碍共病,所造成的疾病负担相当沉重,被称为最昂贵的精神障碍[3]。
迄今为止,有关焦虑障碍的病因学及病理心理学机制一直是精神病学家和临床心理学家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约翰.鲍尔比(Bowlby J)于20世纪60年代创立的依恋理论及其后继者们在临床中的应用,是理解焦虑障碍病理心理学机制的一个独特视角。
所谓依恋,是指个体与某一特定客体之间的情感联系,这种联系是持久稳固的,并且具有显著的情感需求性,渴望与该客体保持亲密关系,在与该客体分离或丧失该客体时,会感到悲伤,甚至出现心理紊乱状态[4]。良好的依恋关系是个体从幼年至成年完成心理成长的“安全基地”,使得个体能够进行外部探索以及最终发展出独立应对环境的能力(Ainsworth, Blehar, Waters, & Wall, 1978) [5]。Bowlby认为,个体在婴幼儿期与主要照料者的依恋关系中逐渐形成对自我、他人及相互间关系的一种稳定认知和内部工作模式,这种稳定的认知和内部工作模式会影响其成年后人际交往的情感、情绪、认知和应对环境的行为[6]。
1978年美国心理学家Mary Ainsworth用“陌生情景法”将婴儿的依恋类型区分为安全型、回避型和焦虑-矛盾型三种类型。安全型的婴儿把母亲(或照料者)作为安全基地;回避型的婴儿倾向于压抑和减少消极情绪的表达;矛盾型的婴儿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过分悲伤、生气和阻抗,但当母亲回来时又显出矛盾行为,
既想亲近又要拒绝母亲 [7]。1991年Batholomew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成人依恋区分为四种类型,即安全型、专注型、回避型和恐惧型。其中安全型的个体在人际关系中的能够自如放松,感受自己值得被爱,他人也是值得信赖的;专注型的个体总是努力去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但他人是值得信赖的;拒绝型的个体会以避免与他人发生亲密联系来免受伤害,认为自己值得被爱,而他人是不可靠的;恐惧型的个体常常处于害怕他人的拒绝而避免亲密联系,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他人也是不可靠的[7]。
Bowlby认为孩子的焦虑水平与照料者的可获得性密切相关,也有学者认为焦虑源于婴儿对照料者的不确定感。有研究表明早期的依恋关系特点或质量对童年期的焦虑与恐惧有预测作用。一项由Ollendick TH(2002)等人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婴儿期有不安全依恋关系(焦虑-矛盾型)的青少年较对照组有2倍的可能发展出焦虑障碍[8]。Carl等人(2002)报告,在青少年和成年早期的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类型(尤指专注和恐惧型)的个体,其焦虑敏感性得分显著高于安全型的个体[9] 。Bar等人(2007)在一项追踪研究中发现,早期表现为焦虑-矛盾型依恋特点的儿童更易患学校恐怖症[10]。
Laura等人(2004)对依恋类型与焦虑水平的关系研究表明,专注型和恐惧型的大学生在焦虑得分上显著高于安全型和拒绝型的大学生[11]。吴薇莉等(2005)对82名社交焦虑障碍(SAD)患者的研究发现,SAD的成人依恋类型以不安全型(恐惧型30.5%与专注型34.1%)为主,因此提出不安全依恋关系特征是SAD发生的重要病理心理学基础 [12] 。魏征新等(2009)对99名患SAD的大学生的研究结果发现,恐惧型依恋类型对SAD发生的影响作用最大,与吴薇莉(2006)的研究结果一致 [13,14] 。
婴幼儿期对母亲或主要照料者的依恋关系是人类个体最早体验的一种社会关系,也是建立和发展对他人及环境的安全感与信任感的至关重要的基础。如果个体在生命早期遭遇到了不安全的依恋关系及养育环境且得不到及时的干预和治疗,则所形成不安全性的内部工作模式会导致个体的焦虑特质及/或抑郁特质,并会延续到青春期和成年期,甚至会贯穿一生[15]。
Manassis, K等(2001)提出,焦虑-矛盾型依恋的婴儿易于在日后的生活中产生慢性焦虑的原因与照料者的不可预测的、不规律的反应相关联。这种依恋类型的婴儿生活在不断担心被遗弃和孤单的感觉之中。这种持续性的对分离的恐惧使之产生慢性警觉的应对策略,即由于孩子缺乏对照料者的信任,他们的依恋系统便处于慢性的激活状态下,甚至即使是在一些安全的情境下也缺少对环境的探索。这种回避和过度的谨慎行为被认为是孩子各种焦虑情绪或障碍的核心症状,可持续整个儿童青少年期,如果未加有效干预的话,可能会持续至成年后,甚至罹患焦虑障碍[16]。
在成人依恋类型中,恐惧型的个体对自我和他人的评价都是消极的;专注型的个体虽然对他人的评价是积极的,但对自我的评价是消极的。这两种类型的个体都容易产生负性的自我评价和情绪,也容易曲解别人的意图、产生戒备心理、害怕被他人否定和拒绝等,因此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状。
近期的研究表明,遗传基因、气质特征、父母及家庭养育环境、早期精神创伤、个体的认知特点等诸多因素都对焦虑障碍的发生有重要影响,而且多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日渐得到研究者们的重视。吴薇莉等(2006)报告,SAD患者的认知特点、防御机制及父母教育方式等因素在发病中并非直接或单独起作用,而是通过不同成人依恋类型的特点整合,形成的不同的心理表征模型,进而促成发病[17]。
国外的一些研究也证实,如果家庭成员之间缺少相互承诺、帮助和支持,易使儿童产生不安全感和孤独恐惧感[18];若父母经常采取过度控制、拒绝及过度保护等不良教养方式,会促使焦虑障碍的产生[10-20]。因此,焦虑障碍的形成与依恋类型有关,不安全依恋类型及特征可能是焦虑障碍患者在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发生病理心理学改变的基础,但不安全依恋类型与其它发病因素的交互作用机制,尚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实。
参考文献(略)
TA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