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主要通过超声乳化探头粉碎并吸除混浊晶状体,随后植入人工晶状体。手术过程包括切口制作、前囊撕开、晶状体乳化、皮质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五个关键步骤。
1、切口制作:
在角膜边缘制作约2-3毫米的微小切口,该切口具有自闭合特性,通常无需缝合。切口位置多选择在透明角膜或角膜缘,需避开血管丰富区域以减少出血风险。手术显微镜下操作可确保切口精度,同时维持前房稳定性。
2、前囊撕开:
使用截囊针或撕囊镊连续环形撕开前囊膜,形成直径约5-6毫米的圆形开口。此步骤要求囊口边缘光滑完整,避免放射状撕裂导致后续手术困难。精准的撕囊有助于人工晶状体稳定植入囊袋内。
3、晶状体乳化:
超声乳化探头通过高频振动将硬化晶状体核粉碎成微粒,同时通过负压吸引清除碎片。能量设置需根据核硬度分级调整,避免损伤角膜内皮。现代设备配备智能压力控制系统,可实时调节灌注流量维持前房深度。
4、皮质吸除:
采用双通道注吸系统彻底清除残留的晶状体皮质,特别注意赤道部及囊袋皱褶区域的清理。皮质残留可能引发术后炎症或后发障,操作时需保持囊袋完整性,避免牵拉悬韧带导致并发症。
5、人工晶状体植入:
通过推注器将折叠式人工晶状体送入囊袋内展开,调整光学部中心位置使其与视轴重合。根据患者屈光状态选择单焦点、多焦点或散光矫正型晶状体,植入后需确认襻完全展开并固定于囊袋内。
术后需按医嘱使用抗生素及抗炎滴眼液预防感染,避免揉眼或剧烈运动以防切口裂开。建议佩戴防护镜减少外界刺激,定期复查监测眼压及角膜水肿情况。饮食注意补充维生素C、E等抗氧化物质,适度增加深海鱼类摄入有助于视网膜健康。术后1周内避免俯身动作,睡眠时保持头部抬高可减轻眼部充血。若出现突发眼痛、视力骤降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