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适用于晶状体混浊导致视力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主要适应症包括成熟期白内障、膨胀期白内障、过熟期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以及合并青光眼的白内障。
1、成熟期白内障:
晶状体完全混浊呈乳白色,视力降至手动或光感水平。此时晶状体核硬度适中,超声乳化能量设置相对稳定,手术中后囊膜破裂风险较低。患者术后视力改善显著,是超声乳化手术的最佳时机。
2、膨胀期白内障:
晶状体吸收水分体积增大,可能导致前房变浅诱发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可及时解除瞳孔阻滞,同时处理晶状体混浊问题。这类患者需特别注意术中前房稳定性维护。
3、过熟期白内障:
晶状体皮质液化漏出可能诱发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或晶状体过敏性眼内炎。超声乳化需采用低流量模式,注意彻底清除残留皮质。手术可有效解除炎症刺激源并恢复视力。
4、外伤性白内障:
眼球钝挫伤或穿通伤导致的晶状体混浊,若伴随角膜伤口需先缝合再行超声乳化。手术时机选择需考虑眼内炎症控制情况,必要时联合玻璃体切除手术。
5、合并青光眼的白内障:
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超声乳化可加深前房解除瞳孔阻滞;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则可通过联合小梁切除术控制眼压。手术需特别注意术中眼压波动管理。
术后建议佩戴防护眼镜避免外伤,保持眼部清洁防止感染。饮食宜多摄取富含维生素C的深色蔬菜水果,如蓝莓、菠菜等,有助于抗氧化保护视网膜。适度进行散步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眼压波动。定期复查眼压和眼底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就医处理。注意用眼卫生,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造成视疲劳。
前列腺癌的手术适应症主要包括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内、预期寿命超过10年、身体状况能耐受手术等情况。具体适应症有肿瘤临床分期为T1-T2、Gleason评分≤7分、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20ng/ml、无远处转移证据、患者有强烈治疗意愿。
1、肿瘤分期:
临床分期T1-T2期的局限性前列腺癌是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T1期指通过穿刺活检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未发现肿瘤,T2期指肿瘤局限在前列腺包膜内。这两个阶段的肿瘤尚未突破前列腺包膜,手术完全切除的可能性较高。
2、预期寿命:
患者预期寿命应超过10年才考虑手术治疗。前列腺癌进展相对缓慢,对于70岁以上或合并严重慢性病的患者,手术获益可能小于风险。医生会综合评估患者年龄、基础疾病等因素判断预期寿命。
3、身体状况:
患者需具备足够的心肺功能等身体条件耐受全身麻醉和手术创伤。术前需评估心肺功能、凝血功能、肝肾功能等指标,合并严重心脏病、肺功能不全等疾病可能增加手术风险。
4、病理分级:
Gleason评分≤7分的中低危前列腺癌更适合手术治疗。Gleason评分反映肿瘤恶性程度,评分越高表示肿瘤侵袭性越强。高分肿瘤可能已存在微转移,单纯手术效果有限。
5、肿瘤标志物: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20ng/ml提示肿瘤负荷较小。PSA水平与肿瘤体积相关,过高可能预示肿瘤已突破包膜或存在微转移。术前需结合其他检查排除转移可能。
前列腺癌患者术后需注意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避免骑自行车等压迫会阴部的运动。饮食上可适当增加西红柿、绿茶等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限制高脂肪饮食。定期复查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水平和影像学检查,监测肿瘤复发情况。出现排尿困难、骨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游泳等有助恢复,但需避免剧烈运动。术后可能出现尿失禁、勃起功能障碍等问题,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药物治疗等方式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