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窦炎和痔疮是两种不同的肛肠疾病,主要区别在于发病部位、病因及症状表现。肛窦炎是肛窦部位的感染性炎症,痔疮是肛门静脉丛曲张形成的血管病变。
1、发病部位肛窦炎发生在肛门齿状线附近的肛窦内,该结构是直肠黏膜与肛管皮肤交界处的隐窝。痔疮根据发生位置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内痔位于齿状线以上直肠末端黏膜下,外痔位于齿状线以下肛管皮下,混合痔则跨越齿状线上下。
2、病因机制肛窦炎多因粪便滞留或细菌感染导致肛窦堵塞引发炎症,可能与腹泻、便秘或肛周卫生不良有关。痔疮主要因肛门静脉丛压力增高所致,长期久坐、妊娠、便秘等使静脉回流受阻,导致血管扩张迂曲形成痔核。
3、典型症状肛窦炎表现为肛门深部坠胀疼痛,排便时加重,可伴肛门分泌物或瘙痒,严重者出现肛周脓肿。痔疮常见便血、肛门肿物脱出,内痔以无痛性鲜血为主,外痔则有肛门异物感或血栓性疼痛。
4、检查方法肛窦炎需通过肛门指诊触及肛窦压痛,肛门镜可见肛窦充血水肿。痔疮通过视诊可见外痔团块,肛门镜能观察内痔大小及位置,必要时行肠镜检查排除其他出血性疾病。
5、治疗原则肛窦炎以抗感染为主,可选用头孢克肟分散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形成脓肿需切开引流。痔疮轻症采用马应龙麝香痔疮膏、太宁栓等药物,严重者需胶圈套扎或痔切除术。
日常需保持肛门清洁干燥,避免久坐久站,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饮食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如燕麦、西蓝花,保证每日饮水量2000毫升以上。出现持续便血、肛门肿物不能回纳或剧烈疼痛时,应及时到肛肠外科就诊,避免自行使用偏方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