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直肠炎可通过药物治疗、营养支持、局部护理、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该病多因盆腔肿瘤放疗损伤直肠黏膜导致,表现为腹泻、便血、里急后重等症状。
1、药物治疗放射性直肠炎的药物治疗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美沙拉秦栓剂用于缓解直肠黏膜炎症,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并保护肠黏膜,地塞米松灌肠液有助于减轻局部水肿和渗出。若合并感染,可能需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等抗生素。用药期间需监测肝肾功能及药物不良反应。
2、营养支持患者应选择低渣、高蛋白饮食,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加重肠道负担。可补充谷氨酰胺颗粒促进肠黏膜修复,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严重营养不良者需通过肠内营养粉剂或静脉营养维持机体需求,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
3、局部护理每日温水坐浴1-2次可缓解肛门不适,使用康复新液湿敷促进创面愈合。排便后建议用柔软湿巾清洁,避免用力擦拭。出现肛周皮肤破损时可涂抹氧化锌软膏隔离刺激,疼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利多卡因凝胶局部麻醉。
4、中医调理中医认为该病属湿热下注证,可用白头翁汤加减清热燥湿,或选用康复新液保留灌肠。针灸选取足三里、天枢等穴位调节胃肠功能。需注意中药汤剂可能刺激肠道,宜浓煎少量频服,避免加重腹泻症状。
5、手术治疗对于肠梗阻、肠穿孔或顽固性出血患者,可能需行结肠造口术或直肠切除术。术前需评估放疗后组织愈合能力,术后加强伤口护理和营养支持。手术仅作为保守治疗无效时的选择,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放射性直肠炎患者应保持充足休息,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饮食需少量多餐,优先选择蒸煮烹调方式,限制粗纤维摄入。定期复查肠镜评估黏膜修复情况,出现发热、剧烈腹痛或便血加重时需立即就医。心理疏导有助于缓解焦虑情绪,可加入患者互助小组获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