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淋巴结19毫米×7毫米是否癌变需结合临床检查综合判断,多数情况下为良性病变。
淋巴结肿大可能与感染、炎症反应或免疫系统激活有关,通常表现为局部压痛、质地柔软且活动度良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口腔炎症或皮肤破损均可导致区域性淋巴结反应性增生,这类肿大多在2-4周内随原发病好转而消退。超声检查显示良性淋巴结多呈椭圆形,皮髓质分界清晰,血流信号呈门型分布。
少数情况下需警惕恶性可能,当淋巴结持续增大超过1个月,伴随质地坚硬、固定粘连、无痛性生长或夜间盗汗体重下降时,建议进行穿刺活检或切除病理检查。转移癌常见原发灶包括鼻咽部、甲状腺及头颈部肿瘤,淋巴瘤则多表现为多发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影像学检查中恶性淋巴结常呈圆形,皮质增厚伴门结构消失。
日常应注意观察淋巴结大小变化,避免反复触摸刺激,出现异常增大或伴随症状时需及时至普外科或血液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