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患者可通过适度晒太阳帮助退黄,但需注意避免阳光直射、控制时长并做好防护。晒太阳退黄的方法主要有选择适宜时间段、控制照射时长、保护眼睛皮肤、分次进行、观察皮肤反应。
1、选择时间段建议在上午9-10点或下午4-5点阳光较柔和时进行,此时紫外线强度适中,既能促进胆红素代谢,又不易晒伤皮肤。夏季需避开正午强光时段,冬季可选择中午阳光充足时短时间照射。新生儿建议在室内靠近窗户处接受散射光照射。
2、控制照射时长每次晒太阳时间以10-15分钟为宜,每日可进行2-3次。新生儿首次照射应从5分钟开始逐渐增加,早产儿或低体重儿需缩短单次时长。若皮肤出现发红或干燥应立即停止,严重黄疸患者需遵医嘱配合光疗。
3、保护眼睛皮肤必须用遮光眼罩保护婴儿眼睛,避免视网膜损伤。可穿着纸尿裤保护会阴部,暴露躯干和四肢皮肤即可。成人患者应佩戴太阳镜,面部可涂抹防晒霜,重点照射黄疸明显的肢体部位。
4、分次进行不要一次性暴露全身皮肤,可先晒背部15分钟,翻身后再晒胸腹部15分钟。新生儿建议采用"单侧轮流照射法",先左侧卧晒右半身,再右侧卧晒左半身,确保胆红素充分光异构化。
5、观察皮肤反应照射后皮肤轻微发红属于正常现象,若出现明显红斑、脱皮或体温升高需立即停止。晒后应涂抹婴儿专用润肤乳保持皮肤湿润。母乳喂养的婴儿母亲可适当增加水分摄入,帮助胆红素代谢。
黄疸患者晒太阳期间需保持室内适宜温度,避免着凉。成人患者应补充足够水分,配合清淡饮食减少肝脏负担。若晒太阳3天后黄疸未减轻,或伴有嗜睡、拒奶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生理性黄疸通常晒太阳能改善,但病理性黄疸需配合药物治疗原发病,不可仅依赖晒太阳缓解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