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可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口服降糖药、胰岛素治疗、代谢手术、血糖监测等方式控制病情。2型糖尿病通常由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遗传因素、肥胖、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1、生活方式干预调整饮食结构是基础治疗手段,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规律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训练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减重对超重患者尤为重要,体重下降可显著改善血糖水平。
2、口服降糖药二甲双胍是首选药物,通过抑制肝糖输出改善胰岛素抵抗。格列美脲等磺脲类药物可刺激胰岛素分泌。达格列净等SGLT-2抑制剂通过促进尿糖排泄降低血糖。阿卡波糖能延缓碳水化合物吸收。吡格列酮可改善外周胰岛素敏感性。
3、胰岛素治疗基础胰岛素类似物如甘精胰岛素可提供持续血糖控制。预混胰岛素能同时满足基础和餐时需求。胰岛素泵治疗可模拟生理性胰岛素分泌模式。速效胰岛素类似物用于控制餐后血糖波动。胰岛素治疗需配合严格的血糖监测。
4、代谢手术袖状胃切除术通过减少胃容量限制进食量。胃旁路手术能改变肠道激素分泌模式。手术可使部分患者获得长期缓解,但需严格评估适应证。术后需终身营养监测,预防微量元素缺乏。手术并发症包括吻合口漏、倾倒综合征等。
5、血糖监测自我血糖监测帮助调整治疗方案。持续葡萄糖监测系统可发现隐匿性高血糖和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动态血糖监测对胰岛素治疗患者尤为重要。定期眼底检查和足部检查可早期发现并发症。
2型糖尿病患者需建立长期管理计划,包括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肾功能等指标。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全谷物、蔬菜和优质蛋白。避免吸烟饮酒,保证充足睡眠。学习识别低血糖症状并掌握处理方法。与医疗团队保持良好沟通,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综合管理,多数患者可获得良好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