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是一种短暂的情绪状态,抑郁症则是一种持续性的精神疾病。抑郁可能由压力、疲劳、人际关系冲突等日常因素引发,通常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但持续时间较短且不影响社会功能。抑郁症的诊断需符合病程标准,核心症状包括持续两周以上的心境低落、快感缺失、精力下降,常伴随睡眠障碍、食欲改变、注意力下降、自责或无价值感,严重时可能出现自杀意念。两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症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社会功能损害及生物学改变四个方面。
1、症状持续时间抑郁情绪通常持续数小时至数天,通过自我调节或环境改善可缓解。抑郁症患者症状持续至少两周以上,且多数症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部分患者病程可迁延数月甚至数年。季节性抑郁发作虽具有时限性,但每年固定季节规律性出现也属于病态表现。
2、严重程度普通抑郁情绪对工作学习效率影响有限,个体仍能维持基本社会功能。抑郁症患者往往出现显著认知功能损害,如记忆力减退、决策困难,严重时连日常洗漱等基本活动都难以完成。躯体症状方面,抑郁症可能伴随不明原因的慢性疼痛、胃肠功能紊乱等躯体化症状。
3、社会功能抑郁情绪者能保持正常人际交往,仅暂时性社交意愿降低。抑郁症患者会出现社交回避,亲密关系受损,职业功能下降甚至失业。儿童青少年患者可表现为成绩骤降、拒绝上学,老年患者可能呈现情感淡漠、疏于自我照料等特殊表现。
4、生物学改变抑郁症存在客观的神经生物学异常,包括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过度激活、前额叶皮层代谢降低、海马体积缩小等。部分患者血清素、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水平异常,这些改变可通过脑影像学检查或实验室检测发现,而普通抑郁情绪无此类器质性变化。
5、治疗需求抑郁情绪通常无须医疗干预,通过运动、社交等生活方式调整即可改善。抑郁症需要规范化治疗,轻度可采用认知行为疗法,中重度需结合抗抑郁药物,常用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氟西汀等。对于难治性病例,可能需联合心境稳定剂或改良电抽搐治疗。
当出现持续情绪低落时,建议记录情绪变化日记,观察是否伴随早醒、食欲改变等生物学症状。保持规律作息,每周进行三次有氧运动,适量摄入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的海鱼和坚果。社会支持方面可参与团体活动,但避免过度倾诉负面情绪。若症状持续两周未缓解,或出现自杀念头,须立即至精神心理科就诊。抑郁症经规范治疗预后良好,早期干预可显著降低复发概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