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腔分离2mm通常不严重,多数属于生理性改变,可能与月经周期、产后恢复等因素有关。若伴随异常出血或腹痛等症状,需警惕病理性原因。
宫腔分离指子宫内膜层与肌层之间出现间隙,2mm属于轻微程度。生理性宫腔分离常见于月经期子宫内膜脱落过程中,或产后子宫复旧期间宫腔积血未完全排出。这类情况通常无特殊症状,1-2个月经周期后可自行吸收,无须特殊治疗。日常可观察阴道分泌物性状,避免剧烈运动或盆浴,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少数情况下,宫腔分离可能与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症或妊娠组织残留等病理因素相关。若出现经量明显减少、闭经、下腹坠痛或发热等症状,需通过超声复查结合激素水平检测明确诊断。病理性宫腔分离可能需要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或使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促进内膜修复,如戊酸雌二醇片联合黄体酮胶囊。
建议3个月后复查超声观察宫腔变化,期间出现异常出血、持续腹痛或发热应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补充富含铁元素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如瘦肉、动物肝脏,有助于子宫内膜修复。经期避免性生活及游泳等可能增加感染风险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