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镜能查幽门螺杆菌,主要有快速尿素酶试验、组织学检查、细菌培养、分子生物学检测、染色镜检等方法。
1、快速尿素酶试验通过胃镜取胃黏膜组织放入含尿素的试剂中,幽门螺杆菌分泌的尿素酶会分解尿素产生氨,导致试剂颜色变化。该方法操作简便且快速,但可能受胃内出血或近期使用抑酸药物影响准确性。
2、组织学检查胃镜下取得的黏膜组织经染色处理后,在显微镜下直接观察细菌形态。该方式可同时评估胃黏膜炎症程度,但需要专业病理医师判读,检测周期相对较长。
3、细菌培养将胃黏膜标本置于特殊培养基中进行细菌培养,是诊断的金标准。可进行药敏试验指导用药,但培养条件苛刻,需3-5天出结果,临床普及率较低。
4、分子生物学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胃黏膜中的幽门螺杆菌DNA片段,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适用于既往治疗失败或需要菌株分型的患者,但检测成本较高。
5、染色镜检使用亚甲蓝等特殊染色剂处理胃黏膜标本后镜检,细菌着色后更易辨识。该方法经济实用,但存在一定主观判断误差,通常作为辅助诊断手段。
除胃镜检查外,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等非侵入性方法也可用于幽门螺杆菌筛查。建议检查前停用质子泵抑制剂至少2周,避免抗生素和铋剂使用4周。确诊感染后应在医生指导下规范用药,治疗期间注意分餐制,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定期复查以评估根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