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是否需要打胰岛素需根据病情决定,部分患者需要长期使用胰岛素治疗,部分患者可通过口服药物控制血糖。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功能完全丧失,必须依赖外源性胰岛素维持生命。这类患者通常发病年龄较小,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多饮多食多尿和体重下降。治疗方案需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餐时胰岛素的强化治疗模式,常用药物包括门冬胰岛素注射液、甘精胰岛素注射液等。患者需要终身接受胰岛素治疗,同时配合严格的血糖监测和饮食管理。
2型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通常不需要胰岛素治疗。当患者通过饮食控制、运动疗法和口服降糖药仍无法达到理想血糖水平时,医生会考虑启动胰岛素治疗。常见适应证包括口服药失效、出现严重并发症、处于应激状态如手术或感染等。治疗方案可能采用基础胰岛素联合口服药,或预混胰岛素每日两次注射。常用药物有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地特胰岛素注射液等。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若饮食运动控制不佳,为保障母婴安全也需要使用胰岛素治疗。这类患者需选择不影响胎儿发育的人胰岛素类似物,如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期间需要更频繁的血糖监测,并根据孕周调整胰岛素用量,产后多数患者可停用胰岛素。
特殊情况下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高血糖综合征等急性并发症发生时,所有糖尿病患者都需要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这时通常采用静脉输注普通胰岛素,待病情稳定后再调整为皮下注射方案。这类急症若不及时使用胰岛素可能危及生命。
胰岛素治疗期间需要注意注射部位轮换、规范注射技术、预防低血糖发生。建议患者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根据血糖变化及时调整胰岛素剂量。同时保持规律饮食和适度运动,避免吸烟饮酒等不良习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建议随身携带糖果和糖尿病识别卡,出现心慌出汗等低血糖症状时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