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后血糖仍高可能与剂量不足、注射技术不当、胰岛素抵抗、饮食运动管理不佳、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可通过调整胰岛素方案、优化注射技术、改善生活方式、控制感染等方式干预。
1、调整胰岛素方案需在医生指导下重新评估胰岛素类型和剂量。基础胰岛素不足时可考虑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注射液或地特胰岛素注射液,餐后血糖控制不佳可联合速效胰岛素门冬胰岛素注射液。合并胰岛素抵抗者可能需要增加噻唑烷二酮类或GLP-1受体激动剂等药物。
2、优化注射技术检查注射部位是否出现脂肪增生,需定期轮换注射部位。确保注射角度正确,使用4毫米针头可减少肌肉注射风险。注射后停留10秒再拔针,避免药液渗出。未开封胰岛素应冷藏保存,已开封的常温存放不超过28天。
3、饮食运动管理每日碳水化合物摄入量需个体化计算,建议选择低升糖指数食物如燕麦、糙米。餐后30分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持续20-30分钟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避免空腹运动导致低血糖,运动前后监测血糖变化。
4、控制合并感染急性感染会加重胰岛素抵抗,需及时治疗。呼吸道感染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尿路感染可选用磷霉素氨丁三醇散。感染期间需增加血糖监测频率,必要时临时调整胰岛素剂量。
5、排除其他因素需排查库欣综合征、肢端肥大症等内分泌疾病。某些药物如糖皮质激素、噻嗪类利尿剂可能升高血糖。压力过大时皮质醇分泌增加也会影响血糖,可通过正念冥想缓解压力。
持续监测空腹及餐后2小时血糖,记录饮食运动情况便于医生评估。定期检查糖化血红蛋白了解长期控制效果。注意足部护理预防糖尿病足,每年进行眼底和肾功能检查。随身携带含糖食品预防低血糖,出现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酮症酸中毒症状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