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肾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肾脏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治疗包括抗结核药物和必要时的手术干预。肾结核的发生主要与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肾脏有关,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肺部结核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患者。
1、结核分枝杆菌通过血液传播至肾脏是肾结核的主要原因。结核分枝杆菌通常首先感染肺部,当免疫力下降或肺部结核未得到有效控制时,细菌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引发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糖尿病患者、HIV感染者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发生肾结核。
2、肾结核的早期症状可能不明显,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尿频、尿急等症状。诊断肾结核通常需要通过尿液检查、影像学检查如超声、CT以及结核菌素试验等手段。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防止肾功能损害至关重要。
3、治疗肾结核的主要方法是抗结核药物治疗,通常需要长期使用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常用的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疗程通常为6至9个月。在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如肾积水、肾脓肿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肾部分切除术或肾切除术。
4、预防肾结核的关键在于控制肺结核的传播和提高免疫力。接种卡介苗、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避免与结核病患者密切接触等措施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对于已经患有肺结核的患者,应积极治疗,防止结核分枝杆菌扩散至肾脏。
肾结核是一种需要长期治疗和管理的疾病,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可以有效防止肾功能损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