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两侧,起自胸骨柄和锁骨内侧端,斜向后上方止于颞骨乳突。
1、解剖位置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最表浅的肌肉之一,左右各一。其内侧起始点分为两个头:胸骨头附着于胸骨柄前表面,锁骨头附着于锁骨内侧三分之一上缘。两束肌纤维汇合后斜向后上方延伸,最终以肌腱形式止于颞骨乳突及上项线外侧部。该肌肉在体表可明显触及,当头部向对侧旋转时可见明显肌性隆起。
2、体表投影从体表观察,胸锁乳突肌构成颈前三角的后界。当头部向一侧旋转并稍后仰时,可清晰看到从锁骨内侧端斜向耳后乳突的条索状肌肉隆起。其前缘与颈前正中线之间形成颈动脉三角,后缘与斜方肌前缘之间构成颈后三角。肌肉表面有颈外静脉斜向走行,是临床静脉穿刺的重要体表标志。
3、毗邻结构胸锁乳突肌深面有颈动脉鞘通过,内含颈总动脉、颈内静脉和迷走神经。肌肉前缘中段有颈袢神经穿过,后缘中下段有副神经斜向外下走行。肌肉表面覆盖颈阔肌和颈深筋膜浅层,其胸骨头与锁骨头之间形成的锁骨上小窝是颈丛神经阻滞的常用穿刺点。
4、功能定位该肌肉具有双侧收缩和单侧收缩两种功能模式。双侧同时收缩可使头部后仰,单侧收缩则使头部向同侧屈曲并向对侧旋转。临床检查时常通过观察头部旋转动作评估肌肉功能,当副神经受损时会出现该肌麻痹,表现为头部向健侧旋转无力。
5、临床意义胸锁乳突肌是颈部手术的重要标志,其前缘为甲状腺手术的常规入路。肌肉痉挛可导致斜颈,常见于外伤或先天性肌性斜颈。乳突附着点处压痛可能提示颞骨炎症,而锁骨上淋巴结常位于肌肉锁骨头外侧,是恶性肿瘤转移的常见部位。
日常需注意避免长时间保持头部旋转或后仰姿势,以防胸锁乳突肌劳损。颈部活动时可配合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出现不明原因颈部肿块或持续疼痛时应及时就医检查。进行颈部按摩时需避开颈动脉窦区域,肌肉拉伸训练应保持动作缓慢轻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