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发炎通常是指骨髓炎,属于较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可能引发骨质破坏甚至脓毒血症。骨髓炎多由细菌感染、外伤或血源性传播引起,需及时抗感染治疗。
骨髓炎早期可能仅表现为局部红肿热痛或低热,此时通过静脉抗生素治疗可控制病情。若未及时干预,炎症可能扩散至周围软组织,形成脓肿并导致骨质坏死,需手术清创联合长期抗生素治疗。部分患者会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时可能诱发败血症或感染性休克。
慢性骨髓炎患者可能出现窦道流脓、病理性骨折等后遗症,治疗周期长达数月。糖尿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者或开放性骨折患者更易发展为重症,需多次手术干预。少数耐药菌感染病例可能面临截肢风险。
骨髓炎患者应严格遵医嘱完成抗生素疗程,避免负重活动。日常需监测体温和患肢血液循环,高蛋白饮食有助于组织修复。出现伤口渗液、疼痛加剧或发热症状时须立即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