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盖疼痛可通过休息制动、物理治疗、药物治疗、关节腔注射、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膝盖疼痛通常由运动损伤、骨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原因引起。
1、休息制动急性期需减少膝关节负重活动,避免爬楼梯、深蹲等动作,必要时使用拐杖辅助行走。慢性疼痛患者可选择游泳、骑自行车等低冲击运动,每日活动时间控制在30分钟内。夜间睡眠时可在膝下垫软枕保持轻度屈曲位,有助于减轻关节压力。
2、物理治疗超短波治疗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软组织肿胀。超声波治疗能作用于深层组织,对滑膜炎效果较好。急性期后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训练,逐步过渡到直腿抬高练习,每周3-5次,每次15-20分钟。居家可用热敷袋每日热敷15分钟,温度控制在50℃以下。
3、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可缓解疼痛和炎症,但胃肠溃疡患者慎用。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有助于软骨修复,需连续服用3个月以上。严重疼痛可短期使用曲马多缓释片,但须警惕药物依赖性。外用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可直接涂抹于疼痛部位,每日不超过3次。
4、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注射能改善关节润滑功能,适用于轻中度骨关节炎,每周1次,5次为1疗程。糖皮质激素注射适用于急性滑膜炎,每年不超过3-4次。富血小板血浆注射对早期软骨损伤有修复作用,需抽取自体血液制备。注射后需保持关节制动24小时。
5、手术治疗关节镜手术可清理游离体或修复半月板,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康复训练。单髁置换术适用于局部软骨严重磨损者,保留健康骨组织。全膝关节置换术用于终末期骨关节炎,假体使用寿命约15-20年。术后需进行6-8周系统康复,重点恢复关节活动度和肌力。
日常应注意控制体重,BMI超过24者建议减重5%-10%。饮食可增加深海鱼类、西蓝花等富含欧米伽3脂肪酸和维生素K的食物,避免高嘌呤饮食诱发痛风性关节炎。冬季做好膝关节保暖,佩戴护膝时每日不超过4小时以免影响血液循环。建议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的运动鞋,避免长时间穿高跟鞋或硬底鞋。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关节变形、夜间静息痛等情况,应及时到骨科或风湿免疫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