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检查项目主要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超声检查、糖耐量试验、胎心监护等。这些检查有助于监测孕妇及胎儿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妊娠期并发症。
1、血常规血常规检查可评估孕妇是否存在贫血、感染等情况。妊娠期贫血可能影响胎儿发育,需通过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等指标监测。若发现异常,需结合铁代谢检查进一步明确原因。
2、尿常规尿常规能筛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尿路感染。重点观察尿蛋白、尿糖及白细胞指标。异常结果可能提示子痫前期或妊娠期糖尿病风险,需配合血压监测和血糖检测综合判断。
3、超声检查孕期需进行多次超声检查,包括早期妊娠超声、NT检查、大排畸超声等。通过超声可确认胎儿数量、胎位、胎盘位置及发育情况,筛查先天性畸形。三维超声能更清晰显示胎儿体表结构。
4、糖耐量试验妊娠24-28周需进行75克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空腹及服糖后1小时、2小时的血糖值异常可能增加巨大儿、难产等风险,需通过饮食控制和血糖监测干预。
5、胎心监护妊娠晚期通过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心率及宫缩情况,评估胎儿宫内状态。异常胎心变异或减速可能提示胎儿窘迫,需结合生物物理评分或催产素激惹试验进一步评估。
孕期应定期完成产前检查,不同孕周检查重点各异。早孕期侧重传染病筛查和染色体异常风险评估,中孕期关注胎儿结构发育,晚孕期着重监测胎儿宫内安危。检查期间需保持良好作息,避免空腹采血引发低血糖,超声检查前适量饮水有助于提高图像清晰度。发现异常指标时不必过度焦虑,及时与产科医生沟通并完善相关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