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心肌梗塞可通过呼叫急救、保持患者平卧、服用急救药物、心肺复苏等方式急救。突发心肌梗塞通常由冠状动脉阻塞、心脏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
1、呼叫急救: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确保患者尽快得到专业医疗救治。在等待救护车的过程中,尽量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其情绪波动或剧烈活动。
2、保持平卧:让患者平躺,头部稍微抬高,以减轻心脏负担。避免患者站立或走动,减少心脏耗氧量,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3、服用药物:若患者意识清醒且未对药物过敏,可让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5毫克或阿司匹林300毫克。这些药物有助于扩张血管、缓解胸痛和减少血栓形成。
4、心肺复苏:若患者失去意识且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按压胸部中央,深度5-6厘米,频率100-120次/分钟,同时配合人工呼吸,比例为30:2,直至专业医护人员到达。
5、监测体征: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脉搏和意识状态。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面色苍白或冷汗等症状,需及时调整急救措施,确保其生命体征稳定。
突发心肌梗塞的急救过程中,饮食上应避免油腻、高盐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饮食;运动方面,患者恢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适度康复训练,如散步、深呼吸练习等;护理上,家属需密切关注患者情绪变化,提供心理支持,避免其过度紧张或焦虑。
心绞痛可通过舌下含服硝酸甘油、保持安静休息、调整呼吸、监测症状、及时就医等方式急救。心绞痛通常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心肌缺血、情绪激动、体力活动过度、寒冷刺激等原因引起。
1、药物急救:心绞痛发作时,可舌下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帮助扩张冠状动脉,缓解疼痛。若症状未缓解,5分钟后可重复使用,但15分钟内不超过3次。也可使用硝酸异山梨酯喷雾剂,喷于舌下1-2喷。药物需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
2、休息调整:发作时立即停止活动,选择安静、通风的环境坐下或半卧位休息,避免情绪激动。尽量放松全身,减少心脏负担。可解开紧身衣物,保持呼吸通畅。避免自行走动或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荷。
3、呼吸管理:保持平稳呼吸,避免急促或过度深呼吸。可采用腹式呼吸法,吸气时腹部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每分钟呼吸8-10次。若条件允许,可吸氧,氧流量为2-4升/分钟,帮助改善心肌缺氧。
4、症状监测:密切观察疼痛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若疼痛持续超过15分钟,或伴有冷汗、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警惕心肌梗死的可能。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及缓解方式,为后续诊疗提供参考。
5、及时就医:若症状未缓解或加重,需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尽快就医。避免自行驾车或步行前往医院,以免途中发生意外。就医时需详细描述发作情况,配合医生进行心电图、心肌酶谱等检查,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心绞痛患者日常需注意低盐低脂饮食,避免暴饮暴食,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太极拳等,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戒烟限酒,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遵医嘱服药,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