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阻力增加会显著影响呼吸功能,主要表现有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加快、血氧饱和度下降等。气道阻力升高的原因包括气道痉挛、分泌物堵塞、气道炎症、气道结构异常、神经调节失衡等。
1、气道痉挛支气管平滑肌收缩导致气道管径缩小,常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这类患者会出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听诊可闻及哮鸣音。治疗需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气雾剂、异丙托溴铵喷雾剂,严重时需静脉注射氨茶碱。
2、分泌物堵塞呼吸道分泌物增多或粘稠度增加会阻塞气道,常见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炎等疾病。临床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费力。可通过雾化吸入乙酰半胱氨酸进行祛痰治疗,配合体位引流促进排痰。
3、气道炎症气道粘膜水肿增厚使管腔狭窄,多见于急性喉炎、会厌炎等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有吸气性喘鸣、声嘶等症状。需及时使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减轻水肿,严重者需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4、气道结构异常气管狭窄、肿瘤压迫等器质性病变导致气道阻力持续增高。这类患者需要CT或支气管镜检查明确诊断,部分病例需行气管支架置入术或肿瘤切除术等外科干预。
5、神经调节失衡迷走神经张力过高可引起气道反应性增高,见于部分神经官能症患者。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但无器质性病变,可通过心理疏导配合谷维素等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药物治疗。
对于存在气道阻力增高的患者,建议保持环境空气流通湿润,避免接触冷空气及刺激性气体。适当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通气效率。饮食宜清淡,多饮水稀释痰液。若出现口唇紫绀、意识改变等严重缺氧表现,需立即就医。长期气道阻力增高可能导致肺气肿、肺心病等并发症,应定期进行肺功能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