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脱落是女性月经周期的正常生理现象,通常属于健康表现,但异常脱落可能提示疾病。子宫内膜脱落主要受激素调控、存在病理因素两种情况影响。
一、生理性脱落健康育龄女性每月发生规律性内膜脱落形成月经,这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周期性变化的结果。脱落的内膜组织会随经血排出,伴随3-7天出血属于正常范围。该过程帮助清除老旧内膜,为新一轮增殖做准备,对维持生育功能具有积极作用。保持适度运动、均衡饮食有助于周期稳定。
二、病理性脱落非经期出血或经量异常增多可能涉及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等疾病。异常脱落常伴随严重痛经、贫血等症状,与内分泌紊乱、宫腔操作史等因素相关。需通过超声检查、激素检测明确病因,药物可采用地屈孕酮、屈螺酮炔雌醇片等调节周期,顽固病例可能需宫腔镜手术治疗。
建议女性记录月经周期特征,出现经期延长超过10天、出血量浸透卫生巾每小时超过3片等情况应及时就诊。日常避免过度节食减肥,经期注意保暖,适量补充含铁食物预防贫血。40岁以上女性突然出现月经紊乱需重点排查子宫内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