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置入支架后需注意术后用药管理、生活方式调整、定期复查、症状监测及心理调节。
1、术后用药:
支架置入后需严格遵医嘱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防止支架内血栓形成。同时可能需配合他汀类药物控制血脂,或降压药、降糖药管理基础疾病。用药期间需观察有无牙龈出血、皮下瘀斑等不良反应,禁止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
2、生活方式:
需戒烟限酒,每日酒精摄入不超过25克。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增加全谷物、深海鱼类及新鲜蔬果摄入。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太极拳,避免剧烈运动或静态负重。保持体重指数在18.5-23.9之间。
3、定期复查: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需复查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及心电图。每6-12个月进行心脏超声或运动负荷试验评估心功能。出现胸痛复发时需立即复查冠状动脉造影,排查支架再狭窄或新发病变。
4、症状监测:
日常记录活动后胸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及缓解方式,警惕静息性胸痛或夜间憋醒。监测血压、心率变化,若收缩压持续高于140毫米汞柱或心率低于50次/分需就医。下肢水肿、突发呼吸困难可能提示心力衰竭。
5、心理调节:
术后焦虑抑郁发生率约30%,可通过正念冥想、呼吸训练缓解情绪压力。加入心脏康复患者互助小组,分享经验并建立社会支持。避免过度担忧支架寿命,现代药物涂层支架10年通畅率可达85%以上。
支架术后患者应建立饮食运动日志,每日记录三餐内容及运动时长,避免高胆固醇食物如动物内脏、蛋黄。烹饪选用橄榄油等不饱和脂肪酸,每周食用坚果20-30克。运动前后进行5-10分钟热身及放松,选择平坦场地防跌倒。保持规律作息,午休不超过30分钟。外出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及病情说明卡,定期参与医院举办的冠心病健康讲座,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家属需学习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症状,家中备有血压计、血氧仪等监测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