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早期筛查方法主要有胃镜检查、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幽门螺杆菌检测、肿瘤标志物检测、影像学检查等。胃癌早期症状隐匿,筛查对提高治愈率至关重要,建议高危人群定期检查。
1、胃镜检查胃镜是胃癌筛查的金标准,可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并取活检。普通胃镜需空腹进行,无痛胃镜需静脉麻醉。检查可能引起短暂咽喉不适,严重心肺疾病患者慎用。发现可疑病灶时可同步进行超声内镜评估浸润深度。
2、血清胃蛋白酶原通过检测PGⅠ、PGⅡ水平及比值评估胃黏膜状态。PGⅠ降低提示胃底腺萎缩,PGⅠ/PGⅡ比值下降与胃癌风险相关。该检测无需禁食,适合作为初筛手段,但需结合其他检查确诊。
3、幽门螺杆菌检测采用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或血清抗体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该菌是胃癌Ⅰ类致癌原,根除治疗可降低风险。检测前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阳性者建议完善胃镜检查。
4、肿瘤标志物CEA、CA72-4等标志物辅助诊断价值有限,敏感度不足。主要用于监测复发转移,需联合影像学评估。标志物升高可能提示消化道其他部位肿瘤,需进一步排查。
5、影像学检查CT可评估胃癌分期和转移情况,增强扫描能显示肿瘤血供。MRI对软组织分辨率高,适用于评估肝转移。钡餐造影能显示胃壁僵硬等间接征象,已逐步被胃镜替代。
40岁以上有胃癌家族史、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息肉病史者应每年筛查。长期幽门螺杆菌感染者、吸烟酗酒人群需提高警惕。日常注意饮食规律,减少腌制食品摄入,出现持续上腹隐痛、消瘦等症状时及时就医。筛查发现癌前病变可通过内镜下切除干预,早期胃癌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